方边民,太守董和以当地边民的利益为重,重新起用年青李恢。
年青李恢复职后,积极参与建伶县城的各项事宜,在当地获得了很好的声誉。
经过几年的考察,太守董和对年青李恢的才干十分赏识。不久,太守董和将李恢推荐到了益州。
李恢得令后,即刻起程,赶赴益州就职,然后半路上投奔了刘玄德这位大爷,然后顺带还将他的太守董和也给卖了。
也就是说,李恢当初能够免去那被轰出去的结局,就是以为他姑父的原因。
诸葛亮带走了三个人,直接将爨习,孟获和孟琰他们三个家伙以及他们背后的势力带走了,这就是断了他们的根了。
无当飞军的两任统领,也就只有两任正式的统领。
第一个就是王平,建兴六年,王平随诸葛亮北伐,诸葛亮派遣马谡守街亭,王平时为马谡军先锋,马谡舍水上山,举动失宜,王平连连规劝马谡,马谡不听,被魏将张郃断了水源,随后马谡军惨遭大败,士卒离散。
唯有王平所领的千余人士兵鸣鼓自持,张郃怀疑王平有伏兵,不敢进攻。于是王平将诸营军士统一起来,率领他们平安归还,当时就是无当飞军。
诸葛亮将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等诛杀,夺将军黄袭等人的兵权,王平因为表现突出,被诸葛亮拜为参军,正式开始统领无当飞军,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
建兴九年,诸葛亮围祁山,别遣王平带领无当飞军驻守南围。司马懿率领大军攻诸葛亮,遣张郃进攻王平,王平坚守不动,张郃不能胜。
《三国志·王平传》九年,亮围祁山,平别守南围。魏大将军司马宣王攻亮,张郃攻平,平坚守不动,郃不能克。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再次出兵伐魏。八月,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大军退还。魏延因与长史杨仪不合,于军中作乱。王平率兵进攻魏延,魏延引兵来战,手下士兵却被王平遣散,魏延兵败,后被马岱所斩。
《三国志·王平传》也将魏延之死算做了王平之功劳。
《三国志·王平传》。十二年,亮卒於武功,军退还,魏延作乱,一战而败,平之功也。
建兴十二年,王平升任后典军、安汉将军,带着麾下的无当飞军辅助车骑将军吴懿驻守汉中,兼任汉中太守。
建兴十五年,进封安汉侯,代替吴懿督汉中。
延熙元年),大将军蒋琬驻沔阳,王平被召到大司马府,蒋琬任命王平为任前护军。
延熙六年,蒋琬病重,回军驻扎在涪县。任王平为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统领汉中。
延熙七年,魏帝命曹爽率领步骑十余万进攻汉中,前锋已在骆谷,时汉中守兵不满三万,诸将大惊,有人说“我们的兵力不足以阻挡魏军,应该放弃关隘固守汉、乐二城,魏军进入汉中以后,涪城的援军一到,就可以将阳平关抢回来。”
王平却说“不行,汉中去涪城有一千余里,魏军若是得了阳平关就会成为祸患,应该遣刘护军、杜参军据兴势,我为后拒,若是魏军分兵进攻黄金城,我亲自率兵前往救援,到时候涪城的救兵就刚好到来,这才是上策。”
唯有护军刘敏赞成王平的意见,于是就按王平的计策行事,涪城诸军以及大将军费祎自成都相继而至,魏军被击退,如同王平当初料想的一样。
当时马忠在南中,防备南蛮;邓芝驻守永安,防备东吴;王平在汉中,防备曹魏;三人各守一方,保障蜀汉变土的平安,平安三侯威名始于此时。
延熙十一年,王平去世,他麾下的军权正式递交,而无当飞军,也变成了第二任统领张嶷!
建兴五年丞相诸葛亮北驻汉中,预备北伐事宜,因此往汉中大量输送军资物品,而张嶷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崭露头角的。
山贼张慕在广汉、绵竹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