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
——加里宁(苏联政治家、革命家、早期的国家领导)
‘烽烟四起’计划的制定,前后花费了白峰半个月的时间,除了兵力雄厚的四大都督府和人口稀少的南境以外,其他帝国所有行省,都有了极具针对性的叛乱方案,包括贝桑松等行省。
贝桑松行省、波里尼行省、朗格尔行省、克勒夫蒙行省,这四个行省都是重兵驻守的军事行省;即便每个行省都有三个常备军团被划归东方大都督府,他们剩下的三个常备军团依旧强悍。
坐镇贝桑松行省龙德施泰德公爵、坐镇波里尼行省克莱斯特公爵、坐镇朗格尔行省的莱因哈特公爵、坐镇克勒夫蒙行省的艾伯特公爵,他们四人谁不是战功赫赫威名远播的帝国顶级名将?
由帝国顶级名将亲自坐镇的军事行省,还有三个常备军团六万之众的帝国将士,在这样的行省发动叛乱,正常人都知道是自寻死路,但白峰还是这么做了,其中自然有不为外人所知的缘由。
白峰从未想过在这四个行省发展起一支成规模的叛军,他之所以会专门制定针对这四个行省的叛乱方案,纯粹是因为他不想这四个行省的驻军,在将来某个至关重要的时刻成为平叛大军。
借助叛军之手去削弱帝国常备大军,先让帝国军部陷入兵力捉襟见肘的窘境,再让帝都失去对帝国局势的掌控,这是白峰加速自己走向台前的唯一方式,所以绝对不容任何外力介入破坏。
要是在帝国诸省叛乱频繁的混乱时期,这四个军事行省内一直风平浪静,那么迟早这四个行省的驻军都会踏上平叛的征途;到时候,一旦龙德施泰德公爵等人披挂上阵,那问题可就麻烦了。
不想与这四位公爵对上的白峰,宁愿自己在这四个行省多损失一些人力、物力、财力,也要把他们拖在行省内不能离开;只要这样,帝国一开始的平叛军力才能被限定在最小的规模范围内。
帝国在南方诸省的六个常备军团、在中部诸省的十四个常备军团、在西部诸省的十二个常备军团、在帝都外围的八个常备军团,平叛可用兵力看似不少实则战力极差,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帝国军部目前可以随时调用的这四十个常备军团中,有四个常备军团驻扎在帝国与混乱之域的边境地带;正常来说,就算帝国境内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这四个常备军团也不会被调回来。
满打满算的三十六个常备军团中,驻扎在帝都的八个常备军团空有帝国老牌军团之名,却无帝国老牌军团之实;从数年前重建至今,既无优秀将领统帅,又无精良武器装备的他们战力能强?
按照白峰的评估推测,只要单支平叛大军的组成不超过五个常备军团,他亲自扶持的主力叛军,就有八成的胜算击败并重创出战的平叛大军;若是平叛大军规模过大,那胜负就不可控制了。
叛军终究只是叛军,全由毫无战斗概念的普通百姓青壮组成的乌合之众,指望这样的军队能击败超过十万的帝国平叛大军,无疑是不现实的,哪怕帝国军队的战斗力再差,那也比叛军强。
用叛军重创帝国平叛大军,的确是白峰制定‘烽烟四起’计划的核心,但实施的基本前提,是数量至少超过二十万的叛军,利用地利等优势去重创不超过十万的帝国军,限定条件是重要的。
若是主力叛军的规模低于二十万,或者平叛大军的规模超过十万,那白峰利用主力叛军重创帝国平叛大军的核心布局就会受到干扰;所以,在制定计划的时候,白峰准备了很多备用方案。
真要是帝国军部,把他们可以直接调用的大军都调到了主力叛军所在的行省,那么其他没有及时镇压的行省,其叛军便会得到迅速发展,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