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学问的都称赞,刘大王这是明君气象,说不得就会是下一任人皇。”
春江水暖鸭先知,有些时候,对于那些看似离地太远的争斗,小民们用自己切身体会,能够更清晰地感受到大势在哪一边,虽然他们很难像这小伙计这样清晰地说出来。
很多时候,天下的兴亡归属,就隐藏在老农们诸如“吃了几碗饭”和“今年收成咋样”的普通对话里面。
方长会了账,问清楚前营的大致位置,径直出了饭馆,离开扶应港。
………………
“果然是满目疮痍。”方长叹道。
经过的几个府镇,都破败不堪,还好此处温度不算很低,百姓们搭起窝棚,靠着赈济,还能够勉强捱过去。
待到来年春日,只要将珍藏的种子种下,用漫山遍野的野菜之类撑到秋天,便又能正常地过上日子。毕竟现在执掌此地的刘大王,已经派手下柳丞相赈灾。柳丞相是个好官啊,他承诺会赈济到秋收,并且免赋税三年。
这便是方长赶路时候,听到周围百姓们对话里的内容。
虽然破败,但已经有了希望,于是面有菜色的百姓们,脸上多了些笑容和对未来的憧憬。
尤其让人注意的是,孩子和老人们往往会得到多一点粮食,被监督着当场吃下。
而且,还有从远方来的年轻男女书生,在这灾地寻找地方,将孩子们聚拢在一起,授蒙学识字课。孩子们对此很是好奇,纷纷前来,而大人们若是来听,书生们也不阻止。
据说这些书生,都是从兴庆府简先生的学堂中出来的。
他们接受了简先生领悟到的道理,因义军之名来到此处,有的去柳丞相手下报到执掌一方,有的拒绝出任,学习两位先生的样子,四处开办学堂教孩子们识字,只为能将从老师那里学来的道理,践行一二。
窥一斑而见豹,以方长在这段路上的见闻,这刘旦不愧是被两位主角所辅佐的人,看起来确实有得天下的气象。
毕竟,建设和发展从来都比破坏艰难,难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