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命,也便于大宋征服吐蕃之后的管理。
对待高原的政策和对待草原的政策不同,既然不能内迁,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们看守住。
不给他们太过先进的文明,也没有必要在高原上发展除了畜牧业以外的经济模式,赵祯甚至想要把高原上的丰富产出全部都取消,只留下畜牧业和农业…………
这是一种“降维度打击”,包吐蕃高原上的一切保留在落后的时代中,让他们吃得饱,穿的暖,踏踏实实的在高原上生活,这便是极好的。
有吃的,有喝的,有牛羊,有美景,有安定的环境,这样的条件对于高原来说已经是极好的了。
工厂不适合高原,高原需要的是他们独有的手工业,大宋繁荣的经济模式也不适合高原,在哪里的运输成本太高。
贸易是永恒的主题,赵祯已经想好,若是拿下吐蕃高原之后,便开通一条从中原到高原的贸易路线。
唯有如此才能让高原上的吐蕃人“安居乐业”,吐蕃不是没有自己独特的货物,卡垫,羊毛,牦牛,羚羊,等等这些都是中原所需要的。
卖得好照样是有价无市的东西。
仁青东打死也想不到赵祯已经准备好了对吐蕃高原的“善后”更不明白大宋会对高原如何的作战。
他只是知道土豆和地瓜这两种东西对于康巴人来说极为重要。
他要把这两样东西全都待会康巴,带回去给族人们增加口粮,康巴人归顺大宋是没错的,这些土豆和地瓜便能解决他们的所需。
此时仁青东最关注的便是土豆和地瓜如何种植,不过很快他的目光就被吸引到了播种的东西上。
农业一直是封建时代的根本,赵祯从未放弃过对农业的投入,每年有数十万贯的钱财被调配到格物院和司农寺中,为的就是培养农业人才和改良农具。
效率更高的播种车已经出现,这是耕地犁地一体的巨大牛车,一头牛拉着车不断的前进,埋在地里的铁犁不断的把土地翻出,车轮上有齿轮和车厢连接…………
赵祯在车上不断的询问边上的官员,并且提出自己的意见,而在仁青东看来这几乎就是奇迹,大宋的播种车只用了半个时辰,数十亩土地便耕种完成,这还仅仅一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