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八十一章 叛逃的边军(1 / 2)

宋缔 我欲乘风归 2312 字 2020-05-26

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难以描述的东西,有时你希望他以最快的速度消失,有时你又希望他以最慢的速度前进。

但事实上无论你怎么去祈求,时间就在那里静静的流淌,其实它在告诉你,这件事根本和你没有毛的关系。

赵祯清楚的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从来不会去着急的等待或是诚心的祈求,他要做的便是努力的追赶,也许追不上时间,但却能追上别的东西。

军队排山倒海一般在高原上奔驰,这是一场追击战,追击的不是吐蕃人,而是汉人,或者是叛徒。

赵祯怎么也不会想到,大宋的军队居然出现了叛变,而叛变的对象居然是吐蕃人,这是多少年也没有出现过的事情了?

赵祯一直都很重视军队的思想建设,从未有过疏漏,但他却忘记了,上面发布的命令需要下面的人努力去执行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作为一国之君他太清楚上位者的命令在下面饶执行下能有一半的执行力就算不得错的了,更多的是只有十之三四。

但他没想到军队居然也会出现问题,多少年来他已经把军队打造成铁桶一块,从某种意义上讲军队不是大宋的军队,而是他赵祯的军队。

全国上下的所有军队除了自己的番号以外都有同一个名字“禁军”。

什么是禁军?禁军是直辖属于帝王的嫡系部队,他们是担任护卫君王,皇宫,都城警备任务的军队。

因时代文化与地域的不同,有其他异名同义的名称,先秦叫六军。

汉武帝时,于南军新设两支子侍卫禁兵,一曰“建章营骑”,二曰“期门骑”,后改称“羽林”,又取阵亡将士子弟于羽林骑中扶养,别成一支曰“羽林孤儿”。

“期门骑”,取“皇帝微行,期诸殿门”之义,汉平帝时更名为“虎贲骑”,取“若虎贲兽”,“贲”者奔也,如虎奔驱攫兽而噬,言其猛烈。

当然大宋的禁军不是以汉代制度为先,而是继承了隋唐朝的制度,当然相比之下也略有不同。

隋朝的禁军有十二卫,唐朝沿袭隋朝十二卫。

唐高祖从太原起义的军队中选拔出三万禁军,负责皇宫的守卫工作,称为“元从禁军”,因驻守在皇城北面,故又称为北衙。

唐太宗时,从大户人家挑选健壮青年,扩充禁军,号飞骑,再从中挑选善骑射者,称为百骑。

武则时,扩百骑为千骑。唐中宗时,扩千骑为万骑。到了唐玄宗时,禁军扩大为四支,称为北门四军。

之后后演变为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左右神策左右神威等十军。其中如神策军即戍守各地,任务不限于宿卫。

到了如今的大宋,禁军制度已经开始变了模样,禁军不再是指担任皇帝亲卫或是卫戍都城的任务,胆量太祖为了避免军权旁落,把大部分能征善战的军队都改为了禁军。

而且太祖本身也是由禁军拥护为开国皇帝的,他当然知道禁军的重要。

太祖建立起了一个中央集权的禁军制度,且大多驻守都城,宋太宗再分置多职互相制约以听帝王号令,扼阻前朝唐代藩镇割据地方之祸。

这才是大宋的禁军体系成长历史,这是不同于任何一个时代的禁军体系,虽继承了唐时的制度,但体制已经完全改变。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制度到了赵祯手中再次开始改变,祖宗之法在赵祯面前实在是不顶用的,赵祯在心中对祖宗之法也是嗤之以鼻的。

原本大宋之兵有三子之卫兵,以守京师,备征戍,曰禁军;诸州之镇兵,以分给役使,曰厢军;选于户籍或应募,使之团结训练,以为在所防守,则曰乡兵。

由此可见大宋正真有战力的至于禁军,于是赵祯便一推四五六,直接把厢军裁撤了,剩下的乡兵虽然保留但实际上都是以各地的衙役和青壮充任,没有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