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抓人(1 / 2)

那里大约有六七位老人,他们多是从民国时期传承下来的养鸟习惯,对此深有研究。听到年龄描述,杨工安不由自主地皱起了眉头。

既然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行动都可能不方便,又怎么可能成为犯罪嫌疑人?看来这次又是一场无用的劳力,但他并未因此放弃。

装备妥当后,他就打算开始走访。但在出门前,他还需将投诉者娄晓娥送回家,因此发出了委婉的辞客语。

杨工安轻轻点头:“如果那位‘大爷’在这,那便是来找他了。”

一听说这话,老人大为震惊,表情显得紧张而又不安:“对,正是我,我确实姓那。”

紧接着他慌忙辩解道:“同志啊,虽说我是满族后裔,但我绝对没有违法行为啊!”这个时期,昔日皇室后代生活颇为困顿,举手投足都需谨慎万分。

对此,杨工安微微一笑,他并不认为眼前的这位老者会是贼,然而程序规定不可疏忽,所以他俯身查看了老者手中的鸟笼,好奇地询问:“那大爷,据传我们胡同里以训练鸟类技艺最为高超者就是您了,那么这鹦鹉是否能够学会捡起物件呢?”

提起训练鸟类的事,老大爷满脸困惑:“嗯,训练动物我还可以……这鸟确实能取东西。”它真有这样的技能?

杨工安听后兴趣陡增:“那大爷,能否让我们见识一次?比如让它为您衔一枚硬币或其他什么东西?”

这?

老者虽然心中怀疑这不是好事,但由于不敢违背警察的意思,还是答应了下来。在简单地指挥下,那只小鸟轻巧地从杨工安手心中的粮票旁边探头探脑了一会儿后,果然准确地衔住票据,飞回到了老者的肩膀上,并将收获展示给他。

见此情景,杨工安不禁眼前一亮,不由得重新考虑起鸟贼提出的理论或许真的有一丝可行之处。

于是,他打算做一个试验,便向那老头说道:“大爷,我们这样尝试一下。”

“去您家里,把我的粮票放在您家,关上门,开着窗户,看是否能让鸟从房间里飞出来把粮票衔出去如何?”

天哪!

那个老头并不是头脑简单之人,意识到这是个相当严重的举动。他连声拒绝,满面惊恐地说道:

“同志,这样做不太妥吧?岂不是成了窃盗了?”

杨工安没有意图解释案件的具体情形,他以温和却又不乏威严的态度进行说服:

“请您放心,这只是个测试,验证我的一种假设,并非让您的小鸟真正成为贼。”

果然如此!

老头心虽极不乐意,但迫于杨工安的强大气场,最终勉强同意了。结果不出所料,

那只鹦鹉非常轻巧地完成了任务,将粮票从房间内叼了出来,又一次交到了老头的手上。这情景令老头心神不定,手中仿佛攥着火炭一般。

看到这里,杨工安微微颔首,显然对此感到满意。确实可以行得通。

没想到啊,这件事也许真是某只被训练过的鸟类干的。如果先前的配合只是他的客套之举,如今则已燃起了真正的斗志。

“老人家,您昨晚可曾外出?”

尽管从种种迹象看,这位老头应与这小偷行为无关——小偷很可能是一名年轻的养鸟人,但作为程序,杨工安仍须进行询问。

老者听闻,瞬间像遭受重大打击一样哀愁道出,直觉情况不妙,怕是被人怀疑为嫌疑人了。急忙澄清说:

“警官同志,我以人格担保,我的宠物每日都被关在笼内,从未有过任何偷窃之举。”

对此,杨工安也只能无奈再次确认道:

“我知道,所以才问你本人,昨天夜晚您是否出门过?若不曾,能否提供人作为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