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要20—30分钟进行重新瞄准。
1977年开始部署,每年部署50枚左右,截至1984年为止,共装备了450枚,这就如同悬在整个欧洲北约军队和国家头上的一柄利剑,根本没任何一丝拦截的办法。
这种弹道导弹还创造过一项“前无古人、后来者也困难”的纪录——它的可靠性超级高,美苏前几年签订的《中导条约》里,美国一方主要就是针对这种ss20。
两边谈,它最后成了牺牲品全部销毁!
而苏联使用的销毁方法简单粗暴直接发射全部的库存导弹,在无数烟柱腾空而起时ss20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ss20最后的谢幕演出,也创造了全部发射成功的惊人纪录!
很方便的销毁方式,如果拆导弹这费用就高了,还不如全部打出去。
类似的方法华夏也用过,比如对越自卫还击战时,据说这炮火准备常常是用上规定标准的几倍炮弹,因为库存太多,不少又快到报废年限。
与其到时候花钱、花时间报废,还不如一股脑打出去,还能顺带着多炸死几个越南猴子!
相对于华夏的炮弹,苏联的ss-20这最后的谢幕看似自废武功、过于凄美,不过、其实…普遍认为这份1988年开始生效的《苏联和美国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签订是苏联占了便宜的,因为条约要求美苏双方削减射程为500到5500公里的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
历史上这一条约最早起源于80年代初时,当时美国在北约一些欧洲成员国境内部署了射程1800公里“潘兴2“中程弹道导弹和携带核战斗部、射程达2500公里的陆基巡航导弹
美国这一部署的理由就是苏联从70年代末开始部署的cД10(ss20)中程弹道导弹,这下苏联人不爽了。
因为当时苏联的中程弹道导弹除了能从楚克奇和堪察加半岛发射能打到阿拉斯加之外,根本打不到美国本土,而美国部署在西欧的中程导弹却可以对苏联纵深国土进行打击。
比如“潘兴2“导弹以最大射程发射就可打到莫斯科州,而陆基巡航导弹几乎能打到苏联的乌拉尔山脉地区。
鉴于这种地缘战略不对称的形势,苏联对用条约禁止这一类导弹极为感兴趣,而华盛顿则相反,根本不想签订这种条约,但受到来自美国社会和害怕欧洲大陆核对抗加剧的北约盟国的强大压力,美国最后还是签了这份条约。
应该是苏联占了便宜如果美国用部署在欧洲大陆的“潘兴2“弹道导弹核攻击莫斯科,因为距离短,导弹的飞行时间据说只要67分钟,在这种情况下苏联领导人连定下还击的决心或者躲到地下指挥所中逃生的时间都不够!
所以莫斯科坚持不是条约内容限制数量,而是要销毁美国的全部中程导弹,作为谈判价码,苏联就不得不就销毁所有同级别的武器达成协议。
而这类武器相当多,根据条约,苏联要销毁的武器数量是美国的两倍,二者分别是1836枚和859枚。
苏联人吃亏了吗?
不!
因为从战略角度看,即使苏联销毁数量是美国的十倍,对苏联也是有利的这意味着对苏联来说战略核威胁的一个组成部分消失了;而对美国本土来说,该条约没有减少任何威胁!
苏联人的战略核导弹照样可以把全世界灭上好几回,更别说你一个美国!
导弹是放烟花放掉了,这核弹头当然得先拆下来,得慢慢销毁,或者说其中一部分也可能被秘密储存起来,比如这次被夏米力等人发现的这些。
这会被问到ss20弹头的问题,俘虏也直接,“9枚普通分导弹头,3枚新式的100万吨加大当量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