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按德达公的意思办,给年轻士子一个机会。”夏侯献“虚心”接受了对方建议,面色平静地回道。
“明公!”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钟会的声音。
话说前几日夏侯献找了个机会和钟会彻夜长谈了一番。
说实话前世在网上看到传闻说,钟会此人有龙阳之好,一开始他是有些紧张的。
但好在钟会还挺正经。
不得不承认这家伙的思维很是活络,在他的口中没有那些天马行空的大道理,而他也表示自己的处事风格讲究一个雷厉风行。
当时夏侯献就给钟会安排了一个课题,是关于西平郭氏的平反一事。
钟会笑了笑表示,大将军先下手为强绝对是明智之举。
在钟会看来,太后作为一个象征性的工具,是必要攻略的。
说白了,谁能拿下太后的心,谁就可以在朝堂上占据主动。
当然这种主动只适用于某些大事上。
钟会说干就干,当天便欣然领命。
夏侯献本以为那毕竟是二十年前的案子,查起来难度颇大,至少要花费不少的时日。
不料这才过了三五天,钟会就带着一副自信的笑容来到了府上。
“大将军,我先失陪了。”孙礼拱了拱手,转身离去。
等孙礼走后,钟会直接在最靠近夏侯献的位子上坐下,随后眉头一挑:“明公,有眉目了。”
夏侯献眼睛一亮:“说说看。”
“先父在廷尉多年,门生故吏众多,我花了两天的时间把当年的卷宗全部翻阅了一遍,又花了两天时间整理....”
钟会说道:“先说事实——西平郭氏确实是在黄初年间参与叛乱,太后的生父郭满为叛军魁首无疑。”
闻言夏侯献皱起眉头,不由得问道:“那按钟君的意思,此事无解?”
“不,我只是提前说一下,让明公心里有数。”
夏侯献点点头,试图跟着钟会的思路。
钟会继续说道:“我们可以从郭宪入手。”
“这郭宪是何人?”夏侯献问。
“太后的从祖父。”钟会解释道,“此人是当地豪强,在建安年间韩遂战败后失去了部众,走投无路时投靠的人正是郭宪。”
“然而,郭宪却没有贪功斩杀韩遂向武帝献媚,反而是厚遇韩遂。后来韩遂病死郭宪也没有主动拿着韩遂的人头去向我大魏邀功。”
“正因为这一举动,郭宪的‘义气’深得武帝赏识,后赐爵关内侯,拜武威太守。”
听到这里,夏侯献还是没明白,开口问道:“所以,这跟太后生父郭满有什么关系?”
钟会笑了一声,“郭宪记载是在黄初元年病逝,但他并未被追谥,想必也和西平反叛案有很深的牵连。”
“可能是因为得到武帝赏识的缘故,关于郭宪的卷宗记载的很模糊,所以事实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但正因为如此,就有操作空间了。”
“凉州一带派系极为复杂,像郭宪这样的人难免会有许多仇家。我们可以追查二十年的卷宗,看看郭宪与哪些人结仇,他们之中定然也有牵扯到西平反叛案中的,然后把他们子侄们抓起来审讯一番就会有结果。”
“如何审呢?”其实听到这里,夏侯献还是认真的跟着对方思路,试图找到突破口。
然而钟会却答道:“随便拷打拷打,他们自会招供,让他们承认当年是他们家族裹挟着郭氏,以郭氏的名义公开反叛,最终却使郭氏背上了污名。”
“这....”夏侯献听明白了,这不就是强行洗呗。
他一开始觉得,如此粗糙的翻案恐怕会招来庙堂诸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