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隋唐五代的读书人以从军报国为荣,并没有后世宋代重文轻武,甚至到了明清两代儒生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只知风花雪夜的堕落习气。所以才有“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满腔豪情。
这种满腔热血报国之情是明清两代的书生们绝对体会不到的。
天空中飘着漫天雪花,晋阳书院遴选出来的六百学生军和晋阳禁军所组成的一千六百人的骑军,却冒着大雪,押送由数百辆大车组成的运送粮草车队,离开了晋阳,经云州、河套,前往朔方灵州。
马车冒着风雪行驶在官道上,带着泥泞。在过了雁门关后,气温更是寒冷,北风呼啸,这支庞大的车队在雁北一片白雪茫茫的原野上穿行,前后绵延出十几里地出去。好在官府在这条官道上每隔五十里都会设有专门的驿站,这支运送粮草的队伍每天倒是省去了不少安营扎寨的时间。
下午的时候,车队抵达了山阴堡。
这地方原本只是一处驿站,只是在晋阳方面开始在云州实行屯田之后,才修建的一处屯田堡城。堡城西北的洪涛山脉属于是一处巨大的断裂带,陡峭的山崖如同一道巨大的墙壁,横亘在云州盆地的西北面。
李继?身上裹着厚厚的羊皮大氅,头上戴着一顶羊糕皮帽,策马进了驿站。天寒地冻,皮帽和毛巾的表面已经结满了白色的冰霜。
驿站里早已经准备好了充足的热水和热气腾腾的饭食,就是大锅煮出来的汤菜口味实在让人难以恭维。
周廷玉等到士卒基本上全安顿下来,这才回到房间,坐到桌边一边吃炊饼,一边说道“明天要走八十多里才能到地方。”
李继?笑道“熬着吧,这天天骑马,腰腿发酸,有时还没有走路痛快。”
杨重谅说道“要论骑马,确实不比那些草原上的牧人,那些家伙喝多了,骑在马背上摇摇晃晃,就是不见掉下来。”
周廷玉大笑“那些货们打架可不行,某一人可以打他们十个,除了角牴,拳脚功夫差得太远。他们的骑术没有训练过,到了战场上一冲就散摊子。”
几个沙陀出身的家伙在毫无顾忌地嘲笑着草原上的骑兵,根本没有自己的父辈或祖辈刚从草原上进了晋阳安居下来的觉悟。河东的晋军能够崛起,就是因为骑兵确实强横,自李克用到李存勖父子两代,终于凭借着骑兵的优势,扫平了北方。
自从李岌执掌晋阳,也确实最为重视骑军的建设,除了屯田军,各地的常备军几乎全都装备成了骑军。现在的骑兵数量超过了八万,比庄宗全盛时期的骑兵数量多了一倍不止。更重要的是这些骑兵都是甲骑,虽然配备马甲的装具甲骑数量只有一万五千余人,但是普通的骑军也装备有锁甲,这是草原上的骑兵根本无法相比的地方。
即使是契丹人的精锐骑兵,也只有军官也装备有铁甲。
北军骑兵比草原骑兵强就强在了装备和训练方面。
钢铁产量和生产技术的提高,再加上水力工坊里面的各种机械设备,让军器监的生产效率大为提升。武器和防具生产成本大幅降低,才使得北军有能力甚至开始为屯田军都装备了甲具。
只不过屯田军由于每年的训练时间少,大多装备的是弩具,在骑军中,似乎只有晋阳禁军才装备有骑弩,大多还是以骑弓为主。弩具穿甲能力强,但是无法抛射,射程较之战弓有所不及,最致命的是射速要差了好几倍。
养军花费最多的就是武器和防具等装备,若不是因为技术和生产效率提高,成本降低,光这数万骑军的装备,就能让朝廷耗光国库都不一定能够装备齐全。晋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