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瓒不禁找来麾下斥候的将领,大声责骂他们无用,还不由分说拉出去砍了两个倒霉的斥候校尉。结果后来冷静下来才问清楚,袁绍大军压根不是从南边来的,而是从西部方向,一夜之间围城的!
公孙瓒的脑子已经玩不转了,他怎么想也想不明白袁绍大军为何从西部而来?明明袁军已经从南部撤离了!
不过此时也不是他想这个事情的时候了,他将面临的是袁军的攻城。公孙续此时已经站在城头之上了。
渔阳郡的防御能力远不及北平郡那种大型要塞。渔阳城的城防本就不足,城墙本就不高且城墙厚度也不够,城门也已经年久失修,坚固程度大打折扣。城中的弓箭、弩机、滚木擂石、火油等物资更是匮乏至极。袁军撤退之前已经将这些守城物资清扫一空,留下的只有空荡荡的城池和无助的百姓。
还好公孙瓒带来的军队是幽州军的精锐主力,而且也是最忠诚于公孙瓒的军队。依靠这支队伍公孙瓒一直屹立于诸侯之列。所以尽管守城的装备不多,但是只要幽州军齐上城头,仗着居高临下斩杀爬上来的袁军依然是一场硬碰硬的战斗。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作者之前也没有攻城战的直观体验,直到写这篇小说后有一天作者亲自换电灯泡,踩着梯子爬到仅仅两米的“高处”,之后切换灯泡,使用螺丝刀,手电筒等物后,发现自己在梯子上双腿发虚,着力点晃晃悠悠,而且根本没有什么移动和躲避的空间。后来想到如果在这种环境下与头顶上的敌人作战,的确是不敢想象。换作者在古代打攻城战,基本上死个一百次也爬不到城头。)
公孙瓒率军来在城头,眼前是乌泱泱的袁军,而一面大纛之下正是敌军主帅,袁绍。说起来公孙瓒和袁绍原本是老相识,二人在十八路诸侯攻打董卓时也是肩并肩的战友盟军。但在反董卓战役结束后,二人因为争霸地点都在幽州冀州,所以因为切身利益因此连年征战。算起来已经有七八年的时光。
在渔阳城,两位敌对的将领站在城头和城下,袁绍和公孙瓒虽然是敌人,却在这一刻展现出了一种特殊的相互尊重和问候。
袁绍站在城下,眺望着高耸的城墙,心中充满了战意和决心。他知道渔阳城的防御能力并不强大,这是他攻取北方要塞的关键一步。然而,在这个关键时刻,他却感受到了一种异样的情绪,一种对敌人的尊重和敬畏。
公孙瓒站在城头,眺望着敌军的阵势,心中充满了坚定和信念。他知道自己所面对的是强大的敌人,但他并没有丝毫退缩之意。在这个生死存亡的时刻,他展现出了一种与敌人对话的胆识和气度。
袁绍抬头看向城头上的公孙瓒,微笑着开口道:“公孙将军,你我虽为敌人,但今日相遇于此,也算是一种缘分。你守护着这座城池,我带领大军前来攻城,这场战斗注定是一场激烈的较量。”
公孙瓒听着袁绍的话语,微微一笑,回应道:“本初老弟,你我本是各自为政的将领,今日相逢于此也是宿命所致。我守护这座城池是为了守一方领土,你率军攻城是为了争夺权力和地盘。但无论如何,我有一问,你的大军是如何突然围困我渔阳郡的?”
袁绍笑道:“是吾的三儿子和军师许攸为吾献计,隐藏大军于山区,再以小股军队佯装撤退,以火灶混淆公孙兄的视听。所以才有渔阳郡今日之围困。”
公孙瓒闻言苦笑道:“早就听闻本初老弟的三公子是麒麟之才,不想果真如此。今日被你所围,必是血染大地。我幽州将士就算诡计不如你,却也都是堂堂正正决一死战的好儿郎。希望本初老弟不要手下留情!吾也当奋力搏杀!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当战死沙场!马革裹尸!”
袁绍听着公孙瓒的回答,心中生出一股敬佩之情。他知道公孙瓒是一个忠义之士,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