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众文武的态度(1 / 2)

见龙定鼎 神哥废柴 1060 字 8天前

高顺微微点头,表示赞同地说道:“唐向这人,确实与文和先生有几分相似。他们想出的计谋真是阴险狡诈,让人毛骨悚然!这种计策用在外族身上,或许能发挥作用;但若是在内讧中使用,恐怕会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毕竟咱们自己人之间,应当以和为贵,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他说着,轻轻地摇了摇头,似乎对这种冷酷无情的计谋有些反感,但并没有表示反对。

伍孚则说道“武人以勇力保家卫国;而文官则凭智谋之略护佑苍生。虽职责有别,但目标一致,皆为国家与子民的安宁繁荣。依吾之见,唐向此等人才,必有其用武之地,可考虑留用!”

伍孚之语,掷地有声,满是对文武百官的敬重与肯定。他深知,国家之强大,不仅需骁勇之士,亦离不开贤能之臣。二者相辅相成,方能共御外敌,实现国泰民安之愿景。

众人闻伍孚之言,皆颔首称是。他们深知,在这风云变幻之时代,人人都应竭尽所能,为国家献力。无论身份贵贱、能力高下,只要心怀壮志,必有作为。如伍孚所言,人才辈出之际,必有其施展才华之机,关键在于如何发掘和善用这些宝贵资源,使其充分展现自身价值,为国家和民族创造美好未来。

水兵旗旗长甘宁神情凝重,沉声道:“我甘兴霸生于南国,与外族素无瓜葛。对关外异族的凶残与恐怖,我知之甚少;对边境百姓的艰辛与困苦,亦是茫然不知。然而,今日目睹此景,我方知我大汉勇士岂能只顾内斗,而忘却外患之忧?当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方为正道!得投身主公麾下,乃踏上正途!故在我眼中,凡利于汉室子民之事,无论手段如何,皆不过分!”其言慷慨激昂,坚定决心溢于言表。

中旗旗长刘魁嘴角轻扬,微微一笑,轻声说道:“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岂可被束缚手脚?那些外族人不过是蝼蚁罢了,卑微如猪狗,我等欲斩此等畜生,何须翻阅《道德经》?”

他的声音不大,却蕴含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威严和坚定。仿佛向世人宣告,对敌无需怜悯,唯有以雷霆之势灭之,方能扞卫尊严与荣耀。

海东郡丞诸葛玄则言道:“天地不仁,视万物如刍狗;天子不明,视百姓如蝼蚁。当下主公乃完美无缺之主,理应止戈为帛,少些杀戮为妙。此举虽出于善意,然将外族生命视如猪狗,有违孔孟之道!”

诸葛玄今日方至江界城,作为海东郡丞,他前来接收安置归汉之民。身为儒家学子,他搬出孔孟思想,阐述己见。

此时,一脸肃穆的唐向恰好来到主席台,他神情凝重地说道:“诸位莫要争执了。吾之见,面对外敌,既要有坚定不移之决心,亦要有宽宏大量之胸怀。武力虽可解一时之需,但若能以和平之方式化干戈为玉帛,岂不善哉?然,此非谓吾等对敌人示弱,而是于坚守原则之基础上,谋求更为妥当之解决方案。”

唐向这一番话,如晨钟暮鼓,令在场众人皆陷入沉思。其观点不偏不倚,兼顾各方利益,原本激烈之争论,亦渐渐平息。

最后,主公赵云开口道:“唐向所言极是。吾等当权衡利弊,灵活运用诸般手段,以保天下百姓之安宁与繁荣,不择手段实乃无奈之举。然本侯所忧者,非胡人,乃汉民之心理问题。如此血腥,恐扭曲其内心!”

唐向闻罢,即刻回道:“侯爷但请放心!今日之血腥,明日将不复存在。当然,奴隶与皮鞭棍棒仍需,只是不再任其肆意发泄。只要百姓去其奴性,保留部分仇恨即可,凡事皆须适可而止!此点小人深知!”

赵云听罢,点头说道:“如此甚好!然唐先生从今往后,无需再自谦称小人矣!汝曾任大县县丞之吏,今可在大都护挂职,任四百石主簿,先为五万汉民去除奴性,再协助贾文和处理与高句丽人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