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定所统治的大唐王朝,此时正处于草创之期,百废待兴,诸多事物尚未有明确的规章制度。
其中,关于读书人的待遇问题更是一片空白,尚无定论。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尽管张定从未提及要沿袭明朝那些被视为糟粕的旧制,但不知为何,一些人却想当然地认为应当如此继承下去。
或许是因为他们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难以摆脱思维定式;亦或是出于对未知变革的恐惧,宁愿选择守旧而不愿尝试创新。
总之,这种先入为主的想法逐渐蔓延开来,给刚刚起步的大唐带来了一丝阴霾和不确定性。
正因如此,张定当机立断地决定临时召开一个重要会议,并迅速下达命令将南宁城内所有大小官员召集至总督府内。
这一消息犹如一阵疾风骤雨般传遍整个城市,无论是位高权重的几位尚书大人,还是负责管理马厩的小小弼马温,无一例外地收到通知后纷纷匆忙赶来。
此刻,总督府内人头攒动,但却异常安静。只见众官员们身着各自华丽而庄重的官服,整齐划一地静静站立着。
他们神情严肃,目光专注,都在等着主角的到来。每个人心中想法各异,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忽然把大家聚在一起,但表面上却都显得格外沉稳与镇定。
不多时,张定风风火火的就来了,一屁股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
就在张定满脸疑惑地大声质问究竟是谁规定了读书人就能够免除赋税和徭役,并且还能心安理得地享受那一连串优厚待遇之时。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居然还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不仅没有丝毫羞愧之色,反而厚颜无耻、振振有词地叫嚷着:
“自古以来便是如此啊!这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哪能轻易更改?”这些人的言辞仿佛成了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试图阻挡任何对这种不合理现象提出质疑的声音。
然而,张定却毫不畏惧,他瞪大双眼,怒视着那些强词夺理之人,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打破这个陈旧腐朽的观念,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
听得张定是怒血上涌,感觉气的肺都要结节了。
只见张定此刻满脸怒容,双目圆睁,仿佛要喷出火来一般。那紧紧攥着的拳头,关节处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显示出他内心压抑到极点的愤怒。
周围原本喧闹的人群,在注意到张定这副模样后,一个个都像是被施了定身咒般,瞬间安静下来。
那些头脑灵活、反应机敏之人,纷纷低下头去,生怕与张定那充满怒火的目光对视上。
他们心里清楚得很,此时此刻的张定就如同一个即将喷发的火山,已经处在爆发的边缘,任何一点小小的刺激,都有可能引发他的滔天怒火。
而且,大家都心知肚明,张定绝对不是那种任人揉捏的软柿子。
平日里,他虽然看似随和,但一旦有人触及到他的底线,惹恼了他,他定然会毫不留情地出手反击,将对方狠狠地收拾一顿,让其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
所以,面对这样的张定,谁也不敢轻易去捋虎须,以免引火烧身。
傻的呢,真是傻得可以,居然还天真地认为如今身处明朝呢!对于当下究竟是哪一年、自己又身处于何方,竟然一无所知。
更离谱的是,这些家伙竟把自己幻想成了课本里那威风凛凛的大英雄。此刻的他们,自觉得遇到了一个能够维护读书人利益以及为自己挣得名声的绝佳机会。
于是乎,他们仗着自己那能说会道的三寸不烂之舌,毫不犹豫地纷纷站出来发表言论。仿佛只要他们一开口,就能改变整个局面似的。然而,现实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