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没事,能剿匪,对我们这些普通百姓还是好事,那些山匪作恶多端,这次你和肖大人专门过来想办法剿除他们,我们应该感谢你们才是,我也没做什么,你谢我作甚。”
当然,肖大人制定的策略里,也不仅仅只是这么一招而已,他作为朝廷大臣怎么可能完全依赖迷信。
但是他们的其他计策也不可能和苏婳说,苏婳就算想偷听,人家也不一定时时刻刻都在商量如何剿匪。
罢了,反正苏婳就管理好森林就行了。
只要让那些进入森林的山匪有来无回便好,化作春泥更护花,森林也需要肥沃的养料。
苏婳开开心心的吃饱了饭,骑着小马回了家。
村民们看到苏婳,态度比之前热情了一些。
苏婳不仅请大家吃了一顿饭,还分了好些没做完的肉给大家,更重要的是分了一些还活着的野鸡给贫困户喂养。
不管他们以后是想自己吃,还是拿鸡蛋去卖,都比以前好一点点。
苏婳回到家,发现有艾嬷嬷的照顾,苏婉的衣着比之前好了很多,不总是乱糟糟的。
有艾嬷嬷帮忙,封璟也不用面临那么多尴尬的事情。
苏臻的字也已经有模有样。
“阿姐,你最近去哪里了啊?”
“替你找书院去了,你知道么,要想找一个好夫子多难啊。”
苏臻放下笔,心情有些不知道如何描述,他想念书,又不想离开家,“那,阿姐找到合适的书院了么?”
“找到了,过两天,阿姐就送你去书院看看。”
来了古代一段时间,苏婳也对上学进行过一系列的考察。
她以前对古代的了解基本上都是古装剧,但是古装剧很多描写都是为了主角的成长而创造的,所以很多关于古代的描写都不对。
苏婳害怕自己出错,所以这些日子打探过。
之前她是打算送苏臻去私塾的,但乾秦国的私塾是比较有名望的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
程家村实在是太穷了,村里根本就供养不气私塾。
去别人的村子上私塾,倒是能学习,但束脩交了,也不一定能得到公平的对待,毕竟不是同一个村子的人,而且隔壁村的不一定会收其他村子的学子。
要说熟悉的宗族,苏婳也不认识啊,虽然现在认识了陈府的人,但她对陈府也不了解。
若把弟弟送去这种地方上学,免不得又要承人恩情,别人有权有势,弟弟进去上学万一被欺负怎么办?让他忍气吞声只为上学?
所以,私塾就被苏婳否了。
另一种选择就是义学,义学也称“义塾”。
靠朝廷拨款、地方公款或地租设立的蒙学。
义学的招生对象就多为贫寒子弟,可以让想读书的孩子都能免费上学。
但义学的教学内容大多只是识文断字这种比较基础的课程,不会有太高深的内容,苏臻在家里,靠封璟的水平也能教会他了。
苏婳觉得没有那个必要去义学浪费时间,毕竟她赚钱的本事还是有的。
所以,送弟弟去书院就是比较好的选择了。
书院比私塾更大,各种教学方式在苏婳看来也更科学,里面的夫子都是人才,并不全是落魄书生自己当私塾夫子那种,好些夫子都考取过功名,但淡泊名利,选择了进书院教书育人。
礼、乐、射、御、书、数这君子六艺也是都会教的。
这对苏婳一开始想的,不想弟弟变成书呆子理念对上了。
书院的各种条件实在是太好了,另一方让苏婳感觉到惊喜的是,书院竟然也是不收费的。
寒门子弟若是想上书院念书依旧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