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宛城后不久,张良便毫不犹豫地下达指令:让所有张氏家族士兵退出军队编制!
紧接着,他毅然决然地将那浩浩荡荡的十万雄师归入沛公麾下。
面对这一举动,沛公惊愕不已,连连推辞,但张良态度坚决、毫不动摇。
自此以后,张氏族兵彻底脱离军事领域,全心全意致力于守护家族安宁。
沛公深深领悟到了张良的赤诚之心,并下定决心要将其视为自己最信赖之人委以重任。
随着大军不断向西挺进,沛公索性任命樊哙担任征西将军,张良则出任参军,萧何获封大司马,曹参被册封为右司马,而曹无伤则荣膺左司马之职。
樊哙虽然生性粗鲁豪放,但对足智多谋的张良却是敬畏有加,丝毫不敢怠慢。
此后,张良凭借着所精通的《太公兵法》全力整肃三军军纪,精心构建起一套完备且高效的指挥体系。
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下,军队面貌焕然一新,士气高昂如长虹贯日。
张良深知要想获得沛公的支持并非易事,但他早已精心准备好了一番言辞。
正当他满怀信心地向沛公阐述自己的计划时,沛公却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后勤方面的事务你去找萧何商量,战场上的事情你可以与樊哙商议。至于其他那些杂七杂八的玩意儿,你就不必拿来烦扰我了,即便讲给我听,我也是一窍不通啊!实不相瞒,外行人若是妄图对行家指手画脚,最终只会落得个满盘皆输、共同毁灭的下场。”
继续阅读
面对沛公如此直白的回应,张良并未气馁,反而劝解道:“沛公啊,您这番话可就有些偏颇了。作为主公,拥有乾纲独断的决策权乃是理所当然之事。”
然而,沛公只是冷冷一笑,反驳道:“少来这套!我不过是曾经掌管过区区十里之地罢了,如今要让我去统领一个国家,岂不是赶鸭子上架?世人皆知,论勇猛善战、冲锋陷阵以及攻城略地之能,我远不及樊哙;而谈及治理地方、招兵买马以及筹集粮草等事务,则萧何更为擅长;至于出谋划策、构建体制框架等方面,若无你张良出马更是万万不可。”
尽管沛公表面上似乎对政务并不上心,但实际上他并未过多干预张良的工作,甚至表现出了极大的支持力度。
当樊哙和萧何得知这个情况后,他们毫不犹豫地投入到与张良并肩作战之中。
沛公则放心地将一切事务交由他们打理,做起了悠闲自在的甩手掌柜。
面对这种局面,张良三人心情复杂。一方面,他们感到欣喜若狂,因为终于能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另一方面,却又心生惶恐不安,毕竟要独自承担所有决策带来的风险责任。
沛公注意到张良面色苍白,便故意装出轻松的样子安慰道:“子房啊,你不必给自己太大压力。倘若最终事与愿违,大不了你们这些人另寻明主。而我作为主公,唯有一死而已。连我都不惧怕失败,你又何必如此顾虑重重、瞻前顾后呢?放手一搏吧!即便天真的塌下来,还有我在此支撑着呢。”
这段话展现了沛公对张良等人的信任和支持,同时也透露出他豁达乐观的性格特点以及义薄云天的气概。
张良很感动,郑重其事的说道:“沛公放心,臣若是一息尚存,咱们就垮不了。”
帝:山河少年行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