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新酒(1 / 2)

首席女商 栀子又白 1222 字 1个月前

陶家作坊从前只有陶家父女二人,陶父去世之后,便只有陶若筠一人支撑。

酿酒除了要技术,还要力气,动辄几十斤上百斤的粮食米饭需要搬动,半人高的酒瓮,搬进搬出的洗刷酿酒,往往会在一次大量的酿酒之后让陶若筠接连几天直不起腰来。

从前因为要供应陆离,非但不敢偷懒,还要增加酿酒的数量。

但是现在,她独自一人,存下的银钱也够使一阵子,因此并不急着大量的酿酒,毕竟小作坊再怎么大量,也比不过大作坊。

与其在同类商品上低价竞争,不如在其他方面动动脑子。

这一动就动到了水果上。

陶家有片桃林,是陶父在搬来云水村之后用几年时间慢慢积攒下来的,那桃林里的树是陶父牵着陶若筠的手一颗一颗种下去的。

原本就是打算酿造桃酒,酿造出来的酒分两种,一种要溜,一种不溜。

溜过的酒清澈透明,唯一的缺点是多出一道工序,价格也更贵。

不溜的酒,酒液橙红,桃香浓郁,微微带甜,因为少一道工序,会比溜过的稍便宜。

这已经是陶家作坊的特色,只是数量实在有限,每到酿酒季节,县里的几家酒楼便按照瓮的数量直接订走,只等发酵完毕来取。

县里有些富贵人家爱喝,加上量又少,价又贵,因此普通人极少饮到。

县里酒楼定了去,也多是供应这些贵客们。

至于大的作坊,则很少会酿制这类酒,毕竟成本高,价格贵,在长兴县里销量不大,还不如老老实实做烧酒白酒。

桃酒的成功让陶若筠见到了商机,既然桃子可以,那其他水果呢?

她用了各种水果做尝试,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因为这件事还被陆父陆母们指责过,水果昂贵,虽然用的小瓮,也有十几斤,万一失败了,不光水果,还有糖,全白费,太浪费钱了。

可是陶若筠不愿意,她喜欢尝试这些,从前陶父在的时候,总是支持她,还特意给她买了小瓮,就是为了让她尽情尝试。

而今年春天,她尝试的是枇杷酒,现下已经发酵三个月,可以开瓮了。

敲开瓮口封的黄泥,掀开纱布,往瓮里一看,一股浓郁的酒气混着枇杷香气扑面而来,熏的陶若筠睁不开眼,赶忙转过头去,等挥发一阵再过来看。

酒瓮里,碾碎发酵后的枇杷肉渣早就沉了底,表面厚厚一层金色的酒液,陶若筠按照习惯,轻轻的将表面的酒液用木勺舀出,得了两坛子酒。

眼下着底下便要触到果渣,陶若筠取了一个囊袋,把漏斗插进袋口,装了一小囊袋放着,剩下的索性搅浑了。

搅浑了的酒液是没办法直接喝的,得溜一遍。

地上放一个阔口的木盆,上面放一个中间凹陷的竹筛,搅浑的酒液舀进去过滤,酒液倒入锅中,酒渣混入谷壳。

锅上铺着竹筛,用一个去了底,两头通的木盆扣住,就像一道围墙一般,将混了酒渣的谷壳围在中间。上面用一个形状奇特的锅盖扣住。

那锅盖长得像个半球,下面一圈紧紧贴着一个竹子围成的凹槽,等下面烧起火来,锅里的酒液蒸发,经过混了酒渣的谷壳,慢慢变得清透,最后形成蒸汽沾到盖上。等盖上的蒸汽足够多了,就会往下滑落,一直落到竹槽中,竹槽一处开了口,用个坛子在下面接住,那便是溜过的酒了。

她看着那透明酒液从槽中滴滴答答的流下来,眼泪也跟着滴滴答答的落下来。

从前父亲在的时候,他俩总会在这个时候围住坛子,盯着那酒看。仿佛那滴下来的不是酒,而是两个人未来的希望。

这些工具都是父亲留下来的,父亲为她一生做足了打算,可是还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