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六章 圣人降世,明元宋唐(1 / 4)

“朕德不类,不能上全三光之明,下遂群生……乃正月辛未,有流星见于营室,太史占厥名曰彗,灾孰大焉。天道不远,谴告匪虚,万姓有过,在予一人。今朕痛自刻责,岂声利未远而谗谀乘间欤?举措未公而贤否杂进欤?赏罚失当而真伪无别欤?抑牧守非良而狱犴多兴欤?封人弛备而暴客肆志欤?道殣相望而流离无归欤?四方多警而朕不悟,郡黎有苦而朕不知,谪见上帝,象甚着明。爰避正殿,减常膳,以示侧身修行之意。”

临安府,深宫之内,勤政殿。

身着龙袍的中年男子,正死死的盯着眼前这一份罪己诏,眼眶通红。

他,是南宋第五帝,宋昀,一个本只是穷苦家孩子,却被莫名其妙找上门来继承皇位的幸运儿(倒霉蛋)?

殿内,跪着几名身着紫袍的大臣,目光灼灼的盯着他。

罢了,罢了。

赵昀闭上眼睛,声音中满是疲惫之色,“罪己诏已拟好,用玺,明发天下。”

“陛下英明!”

一阵歌功讼德之声响起,在赵昀耳中却是那般刺耳。

想他出生贫寒,十六岁时被宰相史弥远寻到宫中,成为南宋第四帝宁宗赵扩的养子。

十九岁时,宁宗驾崩,弥远联同杨皇后假传宁宗遗诏,废太子赵竑为济王,立他为新帝。

其后宰相史弥远专权,让赵昀做了整整九年的傀儡皇帝。

为迷惑史弥远,这九年间,赵昀故作沉迷声色、专研理学,直到史弥远死后,他才正式掌权、亲政!

亲政之后,他意气风华,立志做一个中兴之主,改元端平,并推出了整顿财政、澄清吏治等措施,被后世之人称为“端平更化”。

一时间,偏居一隅的南宋大有中兴之相,民心所向。

时至蒙使前来,游说联蒙灭金一事,并承诺亡金之后,蒙军北撤,让河南归于南宋一朝。

赵昀大喜,未能顾及唇亡齿寒之理,与蒙联合发兵,亡金于野。

金亡以后,蒙军北撤,河南空虚。

端平元年五月,赵昀任命赵葵为主帅,全子才为先锋,赵范节制江淮军马以为策应,正式下诏出兵河南。

不久,全子才收复南京归德府,随后向开封进发,七月五日,宋军进驻开封。

全子才占领开封后,后方没有及时运来粮草,以至全子才无法继续进军,贻误了战机。

半月之后,赵葵又兵分两路,在粮饷不继的情况下继续向洛阳进军。

宋军到达洛阳,遭到蒙军伏击,损失惨重,狼狈撤回。

留守东京的赵葵、全子才看到战机已失,加上粮饷不继,率军南归。

此役,被称为“端平入洛”。

“端平入洛”的失败,使南宋损失惨重,数万精兵死于战火,投入的大量物资付诸流水,南宋国力受到严重的削弱。

更重要的是,“端平入洛”使蒙古找到了进攻南宋的借口,宋蒙战争自此全面爆发。

朝野上下对于出兵河南的失败及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议论纷纷。

面对这种局面,赵昀也不得不下罪己诏,检讨自己的过失,以安定人心。

可罪己诏是何物?

皇帝又称天子,乃上天之子,世间万物主宰,掌天下神器,所谓罪己,名为安民心,实为践踏皇帝的威严与权柄!

而这所谓民安,安的到底是天下庶民之心,还是那宗族世家之心?

然而,赵昀却没有半点办法。

“端平入洛”失败,将南宋最后的底蕴葬送,能偏安一隅,已然是得天之幸。

所谓中兴,哪怕吏治清明,百姓路不拾遗,可若无力北伐、拒蒙于外、恢复中原,何谈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