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里,原本忙碌的研究人员们纷纷停下手中的工作,围拢过来,好奇地看着这一幕。
他们之中不乏对江奕辰持怀疑态度的人,毕竟,一个跨界而来的物理研究员,真的能看出纳米生物材料的问题吗?
“哎,你们说,他能看出几个问题来?”一个研究员小声问道。
“我看悬,这可不是物理。”另一个摇了摇头。
“说不定又能猜准呢。”又有人插嘴道。
“要不我们赌赌?我赌他能找出三个问题,多了算我输。”一个研究员提议。
江奕辰的目光落在眼前的培养皿上,每一个都标记着序号,里面的液体轻轻摇曳,仿佛藏着无尽的秘密。
他缓缓走到培养皿前,开始仔细观察每一个样本。
在大略看了一下后,他便拿着显微镜,观察起来。
他也不是神仙,不可能看一下子就知道问题。
该用的工具,还是要用的。
得讲科学。
面对周边围观研究生们的窃窃私语,而此时的江奕辰,已经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
通灵(S级)瞬间启动,让他对这些瓶瓶罐罐里面的东西有了相对的感受。
不过,这里面培养皿中的东西,基本都是纳米生物材料。
这么说吧,你说他们是生物,也可以,说是材料也行。
这是两者的结合体,有着生物活性,可以进入生物体内被细胞接纳,而不会发生排斥反应。
不过,这鬼东西虽然也能够同江奕辰的通灵相联系,但比较微弱。
特别是这里面的材料,也是不多,大部分还在培养过程中。
好在,江奕辰自打上次来了一趟纳米生物实验室之后,也专门针对这一方面的生物知识进行了学习。
如今已经是A级水平的生物,倒也不能说是不懂。
不仅如此,他还有在中医领域的研究,这让他在判断过程中,多了一份自己的理解。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实验室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
围观的人群中,有人开始不耐烦,也有人露出了期待神色。
终于,江奕辰停下了脚步,他转过身,
“郭院士,我已经看完了。这些样本中,我认为7号、11号、14号、19号和23号存在问题。”
此言一出,实验室里顿时炸开了锅。
纳米实验室的研究员们面面相觑,有些难以置信地看着江奕辰。
就连陆海民都有些懵。
他是负责培养的,除掉此前已经培养失败的,这些留下来的,都是非常优秀的样本。
虽然说,要达到实验目标样本还有各类差距,但至少培养得是没有问题吧?
“你确定?”
郭秀英也显得有些惊讶,她拿着陆海民递过来的样本记录,略微皱眉。“小江,说说你的看法?”
“7号样本,我注意到他的纳米颗粒的分散性不佳,这可能会导致在神经修复过程中,材料无法均匀分布,影响修复效果。我建议调整分散剂的种类和浓度,以改善其分散性能。”
“11号样本,纳米颗粒的表面电荷过高,这可能会引发免疫反应,对受损神经造成二次伤害。建议调整表面修饰策略,降低其电荷密度。”
“14号样本,纳米颗粒的稳定性不足,容易在模拟体液环境中发生团聚。这会影响其在神经修复中的长期效果。增强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提高其稳定性是关键。”
“19号样本,纳米颗粒的释放速率过快,可能导致在神经修复初期,材料就大量释放,无法持续提供修复所需的支持。我们需要调整材料的结构,以控制其释放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