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这就叫借船出海(1 / 2)

马冬梅说:“你呀,说你嫩,你还别不服气。当局者迷。我点拨你一下,你就明白了。季总能走到这个格局,没有人支持她成吗?”

魏振说:“当然不成了。”

马冬梅说:“季总年轻的时候是不是挺漂亮的?”

魏振说:“季总现在也不老啊。她现在也很有气质啊。”

马冬梅说:“你跟着我的思路走。你说,她年轻的时候是不是挺漂亮的?”

魏振想了想说:“她年轻的时候确实是系统里的一枝花。”

魏振说:“咱们系统当年有一个杂志社,季总多次充当封面女郎。那些杂志现在还保存在公司档案室里。我们进公司的时候,给我们做入职教育,我在公司档案室见过那些杂志。”

马冬梅说:“我就说嘛,女人四十岁时的漂亮和二十出头时的漂亮还是不一样的。”

魏振说:“这跟她漂亮不漂亮没有关系,季总确实很能干。有想法,能吃苦。”

马冬梅说:“她再有想法,再能干,也得有人支持她才行。说白了吧?没有王总的支持,凭季总有多大的本事,她也翻不起浪花来。还别说华艺国贸公司的做一把手,还兼着铅锌矿项目公司的董事长。这是多重的权柄啊。”

魏振用一种接受的语气说:“这倒也没错。千里马还得有伯乐赏识才行啊。”

马冬梅根本没理会什么千里马一说,她说:“这在我们那里,王总和季总的关系叫绑在一搭儿。”

“绑在一搭儿?”,魏振喃喃地重复了一遍,他觉得这种说法有一点不伦不类。

马冬梅没有在用词上做纠缠。她说:“咱俩要想成事,也得绑到一搭儿。”

马冬梅很有感触地解释说:“姐来北京,着实是一步险棋。现在想一想真有一点害怕。当时要不是有那么一口气顶着,真不应该仓促辞职。有些事自己觉得蛮有把握。实际上完全不是自己预料的那样。

“在外贸领域,我只接触过羊绒业务。羊绒市场,很高端,也很小众。羊绒的消费市场在美欧日,但是美国早就没有纺织业了。羊绒作为一种高端纺织原料,它的客户在欧洲和日本。只有欧洲和日本的高端精纺企业才使用羊绒作为纺织原材料。

“我原来工作的那家公司,主要的客户都是欧洲客户。在原来公司,我英语最好,我们那里人学的都是哑巴英语,只有我能跟客户聊得起来,所以别管资历多深的外贸员,都找我做翻译。

“只要有人找我做翻译。那客户就得跟我共享。我才不管什么营销秩序那一套呢。我差不多把全公司的大客户都抢过来了。

“我满心满意地以为,我到北京来,能把这些客户都带过来。到了华艺国贸公司以后,我回过头和我原来接触过的客户联系。我才明白,咱看重的北京的大牌公司,在人家眼里原来什么都不是。人家问我,北京产羊绒吗?北京不都是高楼大厦柏油路面吗?

“我这才意识到,欧洲的客户更重视和原产地公司的合作。他们觉得只有原产地公司才能提供一流的产品,一流的价格。说实话,当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的时候,我在我新买的北京的三居室里彻夜难眠。我担心,我连公司的试用期都过不了。

“后来我知道我被分配到了业务二部,知道了你是学日语的。我猛然间想起来,我还接触过几个做羊绒生意的日本人。我跟他们交流不畅,当时又有其他客户就没有再联系。我让你帮忙联系的日本客户里有两个给我下了订单。姐说句心里话,姐能在华艺国贸公司立足,你帮了姐大忙。”

魏振自信满满地客气道:“客户都是你的,就帮着联系了一下,我没你说的那么重要。”

马冬梅说:“姐是真心感谢你。跟你说的都是心里话。没有半点虚头八脑的。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