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上午八点半,办公室里准时来了一位访客。一个中年男人,四十岁上下,身材消瘦,动作敏捷。他穿一件灰色棉服短大衣,手里拿着一个老式的公文包。
他主动跟贾勇自我介绍说,他姓何,是来找陈淑娜的。说话的时候,贾勇发现这个人的眼睛非常亮。贾勇请他坐下,给他倒了一杯茶。
老何在办公室里环视一周后坐下,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小册子,已经开始做语言准备的贾勇,看出那是一本葡萄牙语的书。
老何眼睛盯着书本,不动声色地问贾勇:“陈淑娜在你们这里是什么职务?她没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吗?”
贾勇说:“陈经理是我们业务三部的经理。我们公司开放式办公,部门经理和大家坐在一起,各个部门都是这样。”
老何又问:“你们这里不用每天八点半准时到岗吗?”
贾勇说:“一般员工有打卡的要求。陈经理可能昨天晚上有应酬,今天会晚一点儿到。”
老何问:“你在这里工作几年了?”
贾勇说:“我工作两年多了。”
老何问:“你做什么业务?”
贾勇说:“我做工艺品和陶瓷出口。”
老何满意地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老何在办公室等了一个多小时以后,他看了看表,冷言冷语地说:“这个陈淑娜,真有意思。约我八点半到,自己快十点了还不来。一点儿时间观念都没有。”
贾勇赶紧解释说:“陈经理可能临时有事情被耽搁了。”
老何接过贾勇续的一杯茶说:“你这个年轻人做事很殷勤,这样很好。我刚工作的时候,也是你这个样子。”
这时,陈淑娜推开办公室的门进来了。她笑容可掬地主动向老何伸出手说:“您是何先生吧?”
老何站起身,很有礼貌地握着陈淑娜的手说:“何洪利。”
陈淑娜放下手里的包说:“走,我先带您去见一下季总。她是华艺国贸公司的总经理。引进您这个级别的人才,季总要亲自面试的。”
老何把小册子放进公文包,夹着公文包,整理了一下衣服,要跟着陈淑娜去季总的办公室。
陈淑娜和老何刚要走出办公室,于建学就进来了,正好和他们打了个照面。陈淑娜给他们俩做了介绍,就带着老何去见季总了。
贾勇问于建学:“于经理,这位是?”
于建学说:“这就是那个葡萄牙语专家。巴西不是讲葡萄牙语吗,领导想把他调进来,为开发巴西方面的业务储备人才。”
半个小时以后,陈淑娜带着老何回来了。陈淑娜高兴地对于建学说:“季总对何先生非常满意。让何先生马上办理入职手续。”
老何说:“别叫何先生,那样太生分了。陈经理你就叫我老何吧。论年龄我应该比你还要大一些。”
三个人序过年齿,重新确定了称谓后,坐下接着聊。
老何说:“我从国家机关辞职以后,在葡萄牙待了几年。在国外这几年,我的档案关系在人才中心,从人才中心调到华艺公司,我算什么级别呢?是正处?还是副处?“
于建学愣了一下,说:“这个我们还没有论过。华艺集团在改制前是有行政级别的,改制以后就不再提行政级别的事情了。”
老何说:“我理解。我看国内的公司都还在往行政级别里套。你看我这么套对不对啊。华艺集团原来是正局级单位。季总是华艺集团的副总经理,她是副局级。同时,季总又是华艺国贸公司的总经理,那么华艺国贸公司就是副局级单位。
“华艺国贸公司有四个部门,你这里是业务三部,你就应该是处级。于经理是副经理,于经理就应该是副处级。你看,我调进华艺国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