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宣传(1 / 3)

大明之后 青史尽成灰 2220 字 3个月前

朱颐垣采取断然措施,处置治下通敌的败类,时间也迅速流逝,回首这一年,注定是个很混乱的年份。

别的不说,光是南明小朝廷就有俩年号,分别是弘光元年,隆武元年,对应清廷,则是顺治二年。

对于朱颐垣来说,同样如此,上半年还平平常常,碌碌无为,到了下半年,投身义军,拥有自己的队伍,占据好几个县,有了上万兵马。

回头一看,就跟做梦似的。

“宁人先生,我打算写点东西,总结一下经验。”朱颐垣笑呵呵说道。

顾炎武也笑道:“佥事有什么要写的,只管吩咐下来,我愿意代劳。”

朱颐垣笑道:“我想写的东西也不复杂,就是想说一下,大明的旗号还能打多久,我们应该怎么办。”

顾炎武浑身一震,渐渐严肃起来,这何尝不是他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向前拉了拉椅子,上身前倾,询问道:“佥事有什么高见?”

朱颐垣笑道:“高见谈不上,就是一些简单的想法,首先,要讲清楚一件事,大明之失,首在自身,如果大明自己没有问题,甚至没有病入膏肓,是不可能被只有几十万人的东虏打得节节败退。甚至给了八旗入关的机会。这是最根本的一条,必须要让所有人明白这一点。”

顾炎武听得更加认真,甚至提起笔,准备记录下来。

其实自从李自成占领北京,甚至更早的时间,一大批有识之士就在思考,这个大明朝到底是怎么回事?

等到清兵入关,那种亡国之痛,更加刻骨铭心,迫使太多的读书人开始认真思考,问题到底是出在了哪里?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一点,大明朝维持了进三百年江山,并非突然灭亡,而是积重难返,甚至可以说是寿终正寝的。”

寿终正寝?

也就是说大明朝该亡了!

顾炎武无奈苦笑,却也没有纠正什么。他作为大明臣子,说这话是不合适的,但是朱颐垣身为宗室子弟,朱家自己人,讲出来意义就不一样了。

“大明亡国的根本在于丢失民心,在于多达几千万的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难以为生。为求生路,百姓不得不揭竿而起。李自成和张献忠,都是大明朝自己弄出来的,他们的壮大,也是大明不断提供兵源造成的。可以这样讲,是大明灭亡了自己。”

顾炎武听着朱颐垣的这番话,只觉得说到了心坎上,不论是当初的老奴,或者皇太极,也包括李自成、张献忠,把他们和大明朝放在一起,别说外人看不下去,就连他们自己都不敢坦然受之。

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从外面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只有自杀自灭,才能一败涂地。

如果没有大明朝的百般弊病,又怎么会亡国?

讲到这里,顾炎武觉得已经能写一篇很不错的文章了。

可接下来朱颐垣的话,才让顾炎武肃然起敬。

“大明朝的弊端非常多,要说起来,只怕足以写几十本书。我想谈的是,现在该怎么办!”

顾炎武眉头一挑,立刻道:“请佥事指点。”

“我以为应该将旧的枷锁打断,脱胎换骨,重获新生……什么是旧的枷锁,就是围绕着土地,形成的赋税徭役,租佃借贷。正是这些东西,让大明朝积重难返,走向灭亡的。”

顾炎武提着笔的手,竟然微微颤抖起来。

“讲,讲下去。”

朱颐垣道:“过去两百多年间,大户巨室兼并土地,逃避徭役赋税,上侵夺朝廷财税,下吃尽百姓骨髓,损公肥私,中饱私囊。当初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清丈田亩,就有打压巨室之意,他的人亡政息,表明大明的自救失败了,随后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