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叶看完了太空事业部的年度工作报告之后,又拿起科学事业部的年度工作报告。
随着时间的推移,智人公司的自动化生产、机器人技术、工业人工智能都日渐成熟,生产效率也越来越高。
这导致很多流水线的岗位消失了。
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智人公司一直在调整,并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产业——第四产业。
所谓的第四产业,其实就是科研产业。
目前智人公司拥有的23.6亿青壮年员工之中,从事第一产业的13.2%、第二产业25.7%、第三产业31.1%、第四产业30%。
这意味着,智人公司有超过7亿员工从事科研工作。
目前智人公司下属的研究所1万7583个,实验室127万8093个。
这个规模是极其庞大的。
而在如此庞大的科研投入下,智人公司获得了大量的技术。
尽管很多实验室成立好几年了,都没有拿得出手的科研成果,但架不住实验室太多了。
一百二十多万个实验室,每年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实验室可以获得科研成果,也是极其可观的。
更何况智人公司的科研人员都是新人类,个个都是精英研究员,出成果的概率被提高了很多。
李青叶手上的这份工作报告上,就列出了这127万个实验室去年的产出比例,达到了惊人的23.3%。
也就是说,去年23.3%的实验室获得了科研成果,哪怕很大一部分科研成果都是小成果,但规模一上来,就非常恐怖了。
毕竟积少成多,很多技术都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
比如,之前智人公司一直没有掌握的深紫外线光刻机技术。
公司凭借几万名精英研究员,从头到尾将欧美的光刻机技术路线复刻了一遍,硬生生完成了深紫外线光刻机的研发工作。
然后又在深紫外线光刻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研发出x射线光刻机、加马射线光刻机。
之所以要重走光刻机的技术路线,原因是为了打基础,也是为了技术升级。
虽然智人公司有生物芯片技术、光电子芯片技术,但这些技术的晶体管或者光效管尺寸还是偏大了一些,最高尺寸只有65纳米。
尽管凭借光子的特性,光电子芯片在性能上,还是远超传统电子芯片,但没有人会嫌弃更加先进的技术。
因此为了加工更小尺寸的光效管和辅助的电子晶体管,加工精度更加高的光刻机变得必不可少。
得利于智人公司在x射线和加马射线技术优势,去年十月份左右,就成功推出了加马射线光刻机,可以实现4纳米级别的超小晶体管结构加工。
加马射线的波长非常短,加上高能射线的一些独特特性,直接突破了深紫外线光刻机需要一大堆高精度镜片的坑爹设计。
现在加马射线光刻机可以通过掩模铅板,在单晶硅片上凋刻出指定的纹路。
所谓一力降十会,就是这样的道理。
通过庞大的人力物力,加上各种配套技术的日渐成熟,光刻机也可以硬磨成功。
这也是其他势力难以复刻的奇迹。
李青叶继续查看着科学事业部去年的各种成果。
在这些科研成果里面,加马射线光刻机在其中,连前十都进不了。
去年的10大科研成果,分别是:
1、银基超导体改进技术,可在零下7摄氏度保持超导。
2、端粒修复素,可在80天内,将染色体的端粒修复,并且不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3、磁单极晶体18倍体和量产技术,18倍体的磁单极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