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无畏之精神,作长期之奋斗,以黜暴力而伸张正义,以保国家之人格,为民族争生存……”
上面这段话,是常凯申决定迁都洛阳时说的,听起来似乎振奋人心,但背地里却糟糕透顶。不管是常凯申,还是汪兆铭,都巴不得早点结束“淞沪之战”。
中央政府已经彻底没钱了,国家主席林森甚至在2月初通电全国:“自即日起,所有在国府各机关服务人员,一律停止薪俸,每月仅酌发生活费若干,以维持个人生活。”
可怜那些没有外水的民国基层公务员,连工资都拿不到,甚至发基本生活费都要“酌发”。
中央政府连年打仗,接着又遇到全国性水灾,没存货、没税收,能有钱才见鬼了!
洛阳人民就更加头疼,好端端的突然祸从天降,中央政府莫名其妙就要迁都过来。一下子搬来那么多人,城市街道拥挤不堪,物资跟不上导致物价飞涨,底层百姓的收入根本买不起粮米。
迁都洛阳的馊主意,就是张继那老家伙提议的,常凯申没有多想就同意了。
最开始的迁都工作,是在日军攻打上海之初就进行的。十九路军还在淞沪抗战,以常凯申为首的中央政府就开始跑路了,甚至可以用“仓皇出逃”来形容,连中央政府重要文件都来不及整理装箱,用麻袋一捆就塞火车运往洛阳。
这得多孬种啊,日军只攻打了上海几天,南京政府就一窝蜂的往洛阳逃跑。
近两个月来,常凯申、汪兆铭、宋子文等人,他们根本不敢长留南京,分别住在一节节火车上,在陇海线来来回回。今天洛阳,明天郑州,后天可能就到了开封、徐州,或者突然出现在上海、南京。
谁都不知道他们究竟忙些什么,有人干脆戏称为“火车上的国民政府”。
以中央政府的这种恐慌态度,如果日军不顾一切进攻,恐怕华东、华南地区会跟东北一样,轻轻松松就被日本给占领。
说张学良没有骨气,一枪不放就丢弃东北,其实常凯申也好不了多少。大哥不说二哥,大家都特么差不多。
幸好,日本鬼子没有充足的侵华准备。早在3月初,日军就在英法美诸国的调停下宣布停战,并没有进一步入侵上海。
即便如此,常凯申也不敢松懈——日军还没撤兵。他虽然隐约感觉到日本人的真实意图,但还是拿不准啊,生怕小日本疯了会不给列强面子。
于是乎,迁都洛阳的工作一直在进行着。
如今中央机关都差不多迁过来了,挤在洛阳城里扎堆,南京只剩下何应钦维持军事和治安,罗文干主持外交,实业部长陈公博和卫戍司令陈铭枢等人处理相关事务。
至于国家主席林森,则安安心心待在洛阳,他年纪大了不想折腾,爱咋咋地。
说起咱们这位林主席,堂堂的国家元首,却精于“无为而治”。陈继承被林森任命为洛阳卫戍司令,高兴之下跑来谢恩,林森却避而不见,让秘书传话道:“武官直接去见常凯申,文官直接去见汪兆铭,别到我这里来。”
你看,人家林主席这甩手掌柜当得多好啊,深得黄老之学的精髓。
……
周赫煊沿陇海线坐火车来到洛阳,只见火车站人山人海,中央各级机关政府全往这边搬。南京虽然还是首都,但军政人员大部分都搬来了陪都洛阳,眼下的情况乱得跟菜市场一样。
周赫煊在火车站傻乎乎等了半天,都没有叫到黄包车。因为人实在太多了,好不容易发现一辆空车,立即就有十多个客人争抢,洛阳的黄包车夫倒是生意好得很。
“周老弟,你也来洛阳了啊!”突然有人喊道。
周赫煊回头一看,却是上海青帮大佬黄金荣,他立即笑道:“黄老板,好久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