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发生了变化,就有可能被撕毁。
像是贺海涛这样写好了合同再变卦的人,更是数不胜数。他一方面眼馋中哈石油管道带来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另一方面,他又不甘心获得利益太少。
当然,获得的利益少不代表没有利益,只是贺海涛心里不平衡罢了。
他所掌控的宝石机是石油总公司里付出最多的,但不一定能拿到最多。因为以宝石机的实力,是没办法与胜利油田这样的庞然大物所抗衡的。以石油总公司的名义签订的协议受到各方的钳制,贺海涛只能捏着鼻子认下来,且很难从总公司的蛋糕里切下更多。
如此一来,贺海涛自然而然的就想从苏城这里,多得些好处。
就本质而言,贺海涛的行为与那些违规的连锁店,4s店之流没什么区别。
他设置障碍,让客户在规定以外付钱。
作为国内最大的石油机械厂,他能提供的资源着实不少。津石总厂虽然也是大型石油机械厂,可是被杜利军胡整了几年,又半停产了几年,所谓的骨干人员,跑的都差不多了。
90年代初的乡镇企业虽然开不出多高的薪水,但半下岗的人员,也没什么好挑剔的了。
苏城若是不能从宝石机得到一些熟练而前端的技术人员,新建的管道公司怕是有一段很长的弯路要走。
贺海涛明显是不在乎的。
林永贵也不能下命令给贺海涛,僵着脖子瞪了他一会,对陈立正道:“我提议召开紧急党委会……”
“老林,人刚走就再叫回来,不好吧。”别看陈立正前面说话说的多,论党委会的排名。他是比张长亭和林永贵都要低的,只是在总公司任职,人面熟一些罢了。林永贵要召集紧急党委会,他只能劝,不能阻止。
贺海涛有些不自在的左右看看,没吭声。
他心里有怨气,也有借着苏城发作出来的意思,倒不是纯粹的不经大脑。
林永贵瞄了苏城一眼,见他没有表示,把心一横。道:“不行,才说好的事反悔,以后还怎么打交道。老陈,你叫总公司的人。我喊分公司的。”
总公司的副总和分公司的老总是一个级别的,林永贵谁也不怕,说着就去外面的房间里打电话。
苏城冷眼旁观,自己想自己的事。
90年代的国企不比以前了。国家拨款的时候,国企根本不在乎盈利,显露义气和豪气就比较容易。一个工厂帮另一个工厂,往往真的是无偿的。一些发达地区的工厂,例如上*海、武*汉的领头羊在五六十年代,经常倾尽一半的人力去欠发达地区帮本系统乃至外系统的新厂建厂。就是七八十年代了,这样的行为比较少了。派一个班的人出差帮忙。或者做点报告,那也是习以为常的。
市场经济的浪潮,在淹没国企的生存能力以后,自然也就淹没了国企的义气。
古人说仓禀足知礼节,国企确实没有无偿援助的本事了。道义上也说不通了,倒是技术扩张的价格,从几万块,到几十万。再到几百万,涨的飞快。
在苏城看来,90年代以后的国企,只是一团团粗鄙的企业了。义气的国企消亡了,粗鄙的国企起来了,一切似乎都是时代造就的。但这并不能掩盖粗鄙的事实。
至于贺海涛的行为,更是远远的越过了粗鄙的下限,奔向卑鄙的边缘了。
这样的烂事和烂人,苏城不在乎,可也不愿意接触,就由着林永贵去做,自个起身道:“我去看会电影,你们有决议了,咱们再说。”
淡然的语气,倒是把贺海涛听的一愣。
林永贵叹口气,答应了下来。他是一堆分公司里获得好处最多的,按说也是应该的,毕竟石油总公司是后来加入的。但世上的事儿不是这么算的,后来的人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