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这方面,主要是通过下料漏斗中,粉剂的位置和溶解罐、储罐、熟化罐中液位的给定信号来进行判断从而令各个泵的电动机和各个阀的动作受控比如说,清水流量的调节,就是通过管线的流量计、调节阀、电器控制箱PLC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来实现……”
讲解的非常详细,但没有一个人觉得厌烦
就算是那些不懂技术的官员,听到“自动控制方式”,听到“PLC”,听到“控制系统”,也不由自主的股间颤动
什么是高科技?不懂技术的官员,自然有他们的判断——凡是与电脑、自动化、英文字母挂钩的东西,那自然就是高科技了
一家年利润上亿元的油田,买东西不买高科技,岂不是显的太穷
大家听着听着,也渐渐有了想法
不少人直接在本子上记了起来
&n不如烂笔头”,越是事务繁忙的高官,在本子上记的东西就越多
苏城心想:我要是有个异能,能看见别人本子上写什么,岂不是纵横官场无敌了最好还能带点破译密码的天赋,免得看不懂人家的记
在思维发散的时间里,一锅聚合物驱终于做好了,并自动倾倒入17号试验井
临时搭建的主席台前,几台电视突然亮了
苏城咳嗽一声,起身道:“聚合物驱发挥作用需要一段时间,大家时间宝贵,我们可以先看视频信息来了解对此有疑问,或者想要看现场的,可以继续等待大家面前的录像,是我们两天前拍摄的另外,现在正在分发的,就是设备的具体参数”
录像机开始播放尚算清晰的画面
屏幕上,第15和第16号试验井完成了聚合物驱的过程,开始进入正常生产……
首先,是类似工业流的自喷,让现场官员发出轻轻的赞叹声
孙立宪指着旁边的景象,道:“比起热力驱来说,化学驱的自喷时间的确比较短,但是,持续二次采油的时间比较长……”
三次采油是要花成本的,它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濒临停产的油井,重驱回一次采油或者二次采油的状态
这个时间的长短,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三次采油的价值
此时,讲解的内容已经完成,官员和技术干部们开始低声的交流
詹森拿到了材料,迅向后翻去,眼睛在几个要点的技术参数上扫过
三次采油技术中,蒸汽驱是过时的廉价技术,微生物驱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最赚钱最主流的技术则是化学驱技术,哈利伯顿公司每年在这方面的利润高达数十亿美元,他必须确定己方利益不受影响
虽然他相信哈利伯顿的技术水平,但是,当他看到泵的供液能力的时候,眼睛不禁一缩,右手舔着唾液,直接翻到后面,又去看聚合物母液的剪切率
“1.46%……小了几乎1个百分点,这个技术,和我们用在中东的产品差不多……”詹森用英文喃喃自语,只有旁边的约翰帕克听到了
不过,帕克也听的不太清楚
他随着詹森的动作而动作,心里倒是不着急他们多的是转口商的身份,自己的核心技术较少,也不在这方面
两个老外各怀心思,中国的油田领导们也在细细翻阅
聚合物驱的技术,对技术干部们来说,也是既熟悉,又陌生
苏城静静等待的同时,自然将目光放到了薛洁身上
作为技术干部,她的身边也有一名年龄微大,身着双排扣西装的家伙,正在问东问西,看那热络的模样,明显不是奔着纯技术去的
两人虽然隔着一定的距离,但是以80年代的标准来说,也够近的了,苏城突然有点不爽
就在他准备仔细观察一下的时候,大港油田的领导高声发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