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的采买。
所以,如今的明州,不止是鱼干行销各地。
明州海盐,也趁机渗透到了浙江、淮南各州。
甚至打入了扬州、江宁等地的市场。
明州会馆,据说都已经在扬州开起来了。
这是明州商贾的黄金时光。
自古以来,明州商贾还未有像今天这般风光的。
当然,这也难免会引起别的地方的嫉恨。
道路上难免有冲突。
但这些都是小节。
作为明州人,文士对现在的局面,非常满意,对汴京的官家更是无比孺慕——什么是圣天子?这就是啊!
宋武听着,瞪大了眼睛,有些不可思议。
什么时候,赵官家这么大方了?
居然肯为了受灾的百姓,而减免税收?
等等……
鱼干赈灾?
鱼干赈哪门子的灾?
赈灾不应该运粮吗?
难道,汴京的官家,在‘何不食肉糜’?
但宋武那里知道,现在在淮南当地救灾的主力,不是汴京的那帮禁军大爷,就是从登莱等地南下的‘英雄好汉’们。
无论是禁军的大爷,还是‘好汉们’。
都不是那种会委屈了自己的人。
每天吃食,都要吃好喝好。
现在,淮南各地的救灾现场,哪天不是炊烟袅袅,各种海鱼干蒸肉、煮汤?
这些人加上宋用臣在淮南本地,招募的青壮民夫和征调的当地禁军、厢军,加起来十几万人。
这些人每天人吃马嚼的,消耗掉的都是天文数字的鱼干、海货。
于是,尽管宋用臣实实在在的把工钱和赏赐都兑现了。
但,在这些人大手大脚的开销下,他回头一算账,发现朝廷批给他的赈灾款,两个月下来,居然还剩下了三十多万贯!
因为,在那些禁军大爷还有英雄好汉们的带动下。
淮南本地的青壮民夫还有禁军、厢军,很快也沾染上了大爷和好汉们的习惯。
每天做完工,非得吃好喝好。
完了,晚上还得去附近的瓦子勾栏里潇洒一番。
听听小曲,看看相扑,小赌一把,甚至找个小娘子,温柔乡里走一遭……
这些人很快就发现,他们的工钱不够用了。
于是,英雄好汉们把自己淘金辛辛苦苦赚来的钱都给填了进去。
禁军大爷们,则将他们过去在汴京城了给人修院子、凿井子赚到的钱,也都差不多填在了工地上。
某位神卫军的指挥,甚至在某州的工地瓦子上,一口气消费数千贯,硬生生的靠着钞能力,捧起了一位才女名妓!
在这样的气氛下,淮南当地的青壮民夫与禁军、厢军很快就学坏了。
除了少数意志坚定的人外,大部分人,都是在卯吃寅粮。
甚至已经出现了欠了一屁股债的人。
新的循环,已经开始了。
所以,鱼干、海货,现在在淮南,还真是赈灾的必需品。
因为,救灾的主力,需要这些廉价的吃食,来维持体力,来保证士气。
所以,朝廷派去调查的御史,回头就报告了都堂——鱼干免税,诚乃善政。
因为鱼干一石,抵得上数石稻麦。
而其价格,也只堪堪比数石稻麦稍贵——淮南承平时,斗米百钱,如今遇灾,米麦价格飙涨,民间斗米已数百钱。
而从明州、登州运过去的鱼干、海货。
重盐且营养高,数量多,价格便宜。
一斤标准的上好鱼干,在免税后,也就七十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