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落难,萧何派曹参樊哙相助!
南诏兴圣元年,杨干贞的位置被其弟杨诏所篡,杨诏得位后,改元“大明”。
段思平随即向东方的黑爨三十七蛮部借兵,会于石城,以董迦罗为军师进攻南诏,所向皆克,遂进攻羊苴咩城。
杨诏陈兵据桥,段军不能通过。
当晚段思平睡觉时得到三个梦境“人无首;玉瓶无耳;镜破”,感到大惑不解。
军师董迦罗告诉段思平,这梦境乃是吉兆,因为“君乃丈夫,去首为天;玉瓶去耳为王;镜破则无对者”,因而军心大振。
这一段,类似晋文公被秦人送去复国,心怀惶恐,董因以占卜卦象解之。
这些东西,中原历史上几乎都能找到类似案例,还真是老套路。
这天段军找到一名浣纱妇女,指引渡河地点,留下一句话“人从我江尾,马从三沙矣,尔国名大理。”
段思平大军按照浣纱妇女的指引,成功渡河,杨诏兵败自杀,杨干贞知道兵败消息后弃城而逃,为段思平军所擒,大义宁国灭亡。
大明七年,段思平即位,改国号“大理”,建元文德,仍定都羊苴咩城。
段思平是开国明君,建立大理国后,厉行改革、励精图治,大理完成了从农奴制度到封建制度的转化,进入了稳定发展期。
他死后,其子段思英继位。
还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段思英即位后,段思平的弟弟段思良联合相国董迦罗发动政变,逼段思英退位出家,并自立为帝,改元至治。
从此大理皇位的继承由段思平一系转到了段思良一系,这点套路宋人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段思良也有点类似太宗,治政手段还行,大理得以继续发展,死后其子段思聪立。
同样的,所有王朝,都有一个三四代交接魔咒。其实就是建国期到稳定期的过渡交接,也是安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管理者从开疆拓土的前辈管理者手里索要管理权的过程。
这个过程若能顺利,一般就是数百年太平,过不去,那就呵呵了。
大理国在这段思聪时期就出了问题,还记得开国之初派人帮段家的那个善政臣守高方吗?高家发展到这个时候,实力迅速膨胀起来,很快取代了原军师董迦罗传下的董氏,成为朝政大权的实际控制者。
之后,段素廉、段素隆、段素贞诸朝均以高氏为相,高氏成为当时最有实力的政治集团。
段思聪在位十七年。
宋太祖开宝二年,段思聪卒,子段素顺立。
没多久,大理国迎来了一次大叛乱,正好遇到赵匡胤南征,按理说是大宋吞并大理的最佳时机。
然而赵匡胤鉴于唐朝的失败,加上有志于北方,因此也不说什么“卧榻之侧”了,以玉斧划大渡河为界,丢下一句“此外非吾有也”,大理国得以保。
段素顺死后,后继者段素英笃信佛教,效仿中原开科取士。
但是因为读书人多是和尚,因此命和尚读儒书者应考,称为“释儒”,官吏多从释儒中选任。这是大理国政的一大特色。
之后又经历了几个皇帝,其中两个还不乐意做傀儡,于是跑去做了和尚,最后一路传到段素兴。
段素兴“性好游狎”,又好大喜功,广营宫室于东京,也就是鄯阐府。
然后满城多植花草,于春登堤上植黄花,名绕道金棱,云津桥上种白花,名萦城银棱。这点,又像极了前蜀孟昶为花蕊夫人造芙蓉城的样子。
据说有一种花他非常的喜欢,后来居然以他的名字来命名,这就是素馨花。
所谓“花中有素馨者,以素兴爱之,故名。”
还有一些神奇的传说,相传“有花遇歌则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