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顺军残部(1 / 2)

南明义军 随笔道人 1102 字 10天前

堵胤锡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生于武进县江苏常州,其自幼清贫,堵胤锡在十一岁时,父母俱丧,十二岁时,依于岳家陈氏,其岳家贫而好义,聘请塾师教他习文。

堵胤锡寒窗苦读,于崇祯十年(1637年)高中进士,历官至长沙知府,时有山贼作乱,数败官兵,堵胤锡率乡兵破贼,杀贼魁,遂以知兵之名,声动朝野。

崇祯十七年,烈宗殉国,清军入关,时局风云变幻,李自成退出北京,后死于九宫山,其残部自川陕来荆湘间,驻军于澧州界上,号三十万众,声称欲攻明军。

堵胤锡于朝堂之上,急呼:“先帝殉国,国危存亡之际,今国家新造,势不能剿,应当招抚,事成乃天下之福,不成即吾毕命之日。”

随后堵胤锡自告奋勇,单骑前往,由武陵过澧水,入营与顺军大将会见,堵胤锡开诚慰谕,慷慨激昂,主张联合抗清,顺军诸将犹豫不决时,高氏出营,对诸将言:“堵公,天人也,汝不可负!”诸将乃附。

隆武帝收到顺军归降的消息后,极为高兴,对左右言:“复兴天下,有望矣!”

事情到了这般境地,似乎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而去,昔时江南之地,孟浚已然崛起江浙,清军的注意力大部被孟浚所吸引,堵胤锡决议进攻荆州。

堵胤锡率师攻荆州,久攻不下,有人建议决水灌城,可以速下。胤锡言:“何忍百姓淹溺水中?”他未采纳这个建议,随后大军四面强攻。

可就在荆州城摇摇欲坠之时,勒克德浑兵至,忠贞营大败,胤锡又惊又恨,口吐鲜血,从马上晕倒,但在清醒过来后,仍然坚持督师,一意抗清。

忠贞营在夔东之地,威胁荆州,其地势险要,清军久攻不下,多尔衮试图招降,谓“大者王,小者侯”,但皆被堵胤锡严辞拒绝。

………………

大宁县。

孟鸿拱手拜道:“周王使,拜见堵阁老。”

堵胤锡老迈龙钟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精光,其缓缓说道:“周王,亦大明之臣,非他国,何以言使!”

孟鸿道:“阁老,处夔东之地,消息不明,如今大明天子已远遁西陲,孙可望掌控朝廷,令出西府,天子已无实权。”

“夔东千山万壑,消息传递不便,但朝廷播迁的消息,老夫还是知道的,汝之言,甚为不妥,当知无论如何,天子尚在,大明亦在。”堵胤锡语气坚定的说道。

场面一时有些沉默,一旁的袁宗第急忙打圆场,说道:“使者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

孟鸿微笑以对,随后对着堵胤锡正色说道:“阁老,如今吾王与虏军决战湖广,此战之结果,可将改变天下大势,吾此行,正是请阁老发兵,进攻荆州,截断拜音图之退路。”

堵胤锡闻言点点头,说道:“周王欲决战湖广之事,老夫已有所耳闻,只是不知周王具体做何部署?”

孟鸿道:“吾王邀晋王之军,郑家之水师,合三军之力,共击多铎,双方会猎湖广,清军所部之众,约二十万众,我军有三十余万兵,吾王遣在下而来,正是希望忠贞营出夔东之地,围攻荆州。”

堵胤锡沉默片刻,随后问道:“朝廷可有何举动?”

“不曾,无使,无兵。”

堵胤锡点点头,对着孟鸿说道:“相忍为国,周王昔日自立为王之举,大为不妥,不过值此天下纷乱之时,为国为民,老夫定要出兵。”

孟鸿闻言大喜,赞道:“阁老公忠体国,真乃国之定海神针。”

无论是孟鸿还是堵胤锡,皆是年纪较大,长途跋涉的辛劳下,都有些疲惫,随后又寒暄了几句后,便各自离去。

入夜后,刘体纯,袁宗第,郝永忠三人在一处屋内商议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