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范围内的电影来看。
灾难片既是一个高度成功成熟的类型,同时又超出类型片的范畴,成为影响巨大的题材以及主题。
这从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一是市场大、收益高,被认为属于广义灾难片的《泰坦尼克号》保持全球票房记录达十数年之久,《独立日》、《2012》、《世界之战》等也都是影迷至今追捧的作品。
至于为什么会如此。
原因也很简单。
那就是高度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使人们对所谓“现代性的后果”有或清醒或朦胧的意识,
人生是被控制的,生活有可能会失控,而无论控制人的还是导致失控的都是巨大而无从对抗的力量。
除此之外。
灾难片还充斥着丰富的美学模式,在“悲态”范畴下,悲剧、恐惧、崇高、苦情甚至颓废等意味均因灾难片而得到电影化的呈现,可以满足观众千差万别的精神需求。
不过,想要创作出高质量的灾难片也是相当难的,
国内让人印象最深刻的灾难片应该就是《大地震》了。
简单来说就是,灾难片的创作,一般都是根据现实发生的事件而改变的,如《海啸奇迹》(据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事件改编),
《华国机长》就不用说了,同样也是根据现实发生的事件来改编的。
当然,也有虚构的,
或者根据现实和自然的科学依据创作的。
比如《流浪地球》,《海云台》
当然,也有纯属幻想的,比如《独立日》。
《大白鲨》描写了一个偏僻的避暑小镇被一条莫名其妙突然出现的食人鲨袭击的恐怖故事。
面对大白鲨,高傲自负的粗野人昆特的经验和海洋学家胡珀的学问都无济于事,而不讷言语,患有“恐水症“的警长却最终赢得了胜利。
影片所体现出的阶级和意识形态的横断面通过对几个人物粗略有致的勾画,很清楚地摆在观众面前,导演的立场是不言而喻的。
它突出了警长洛迪,他有家室,隶属中产阶级。
还有一心赚钱置游人性命于不顾的市领导千方百计地掩盖鲨鱼吃人的真相,洛迪作为小镇上“唯一清醒的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属于上层阶级的海洋学家胡珀想出种种实验室里观察鱼类的技术以期除掉鲨鱼终告失败。
傲慢无礼、自恃捕鲨能手的昆特徒有工人阶级的勇武气概,他也失败了。
终究是洛迪杀死了凶悍骇人的鲨鱼,成功地征服无情的大自然和虚伪狡猾、腐败堕落的政客。
这部电影从某种程度上表达了相当乐观的态度和人定胜天的信念,它让人们在虚幻的刺激面前,忘却现实的丑陋,同时又暗示了现实社会里的弊病,最后给人战胜邪恶走向光明的勇气。
吴莹在影片中套用了传统恐怖片的套式。
如不祥的音乐,恐怖的气氛,悄然而至的怪兽,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以及对人物粗略有致的勾划。
影片自始至终弥漫着那种冷酷的黑色幽默的气息,巧妙地结合了现实的社会主题,把大白鲨变为心理上的恐惧而非身体上的威胁。
《大白鲨》真正的的出色之处恰恰在于把恐怖和悬念同小镇上的政治冲突和人们征服大自然的精神结合起来。
《大白鲨》的艺术技巧一方面体现在演员出色的表演上。
影片后半部洛迪、胡珀和昆特在海上捕鲨的段落,实际上展示的三个男人之间的斗争和智慧的较量,追击鲨鱼只是演示人物性格和命运的背景。
另一个重要方面便是吴莹对悬念匠心独具的运用。
她在影片中尽可能地隐蔽鲨鱼的可怕形象,利用主题音乐和音响反复制造紧张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