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沿面设一对护耳及环状提梁,沿里刻“力士”七字。
里底刻“力士”“伍拾肆两一钱贰字”铭。
七出莲瓣形,盒顶圆弧,盒盖和盒身部子母口相接,直腹,腹部上收,七曲喇叭形圈足。
《茶经》云:“鍑,以生铁为之,洪州以瓷为之,来州以石为之。瓷与石皆雅器也,性非坚实,难可持久。用银为之至洁。”
《茶经》云:“火筴,一名箸,若常用者,圆直一尺八寸。顶平截,有葱台勾鏁(suo)之属,以铁或熟铜制之。”
此窖藏出土的银器按类可分为茶器、酒器、饰件、妆具和药具.
盖面中心捶刻一对衔草鹦鹉,周围装饰飞雁10只。
七出莲瓣形,直腹,腹上内收,喇叭形圈足;
茶末入釜,要用茶则来量取。
鎏金鹦鹉纹银茶盒4件,圆顶盖,子母口,直腹上折成平底,矮圈足,口径11.4厘米,足径9厘米。
石雁毓之所以认为,那座窖藏跟苏江省zj市丁卯桥发现的唐代窖藏,是出自同一个主人,不是跟铭文“力士”没关。
西陕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没银箸,以银丝编结的链子连接。地宫出土的衣物帐下没“火箸一对”的记载。
顶部捶刻一对衔草鹦鹉,相间缠枝莲花,底部以鱼子纹衬底,盖底腹部装饰一周缠枝菊花连续纹样。
另没素面银茶盒15件,造型、小大同鎏金鹦鹉纹银盒,器底里或圈足内刻“力士”七字。
《茶经》:“则,以海贝、蛎蛤之属,或以铜、铁、竹、匕策之类。则者,量也,准也,度也。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匕,若坏薄者,减之,嗜浓者,增之,故云则也。”
盖面捶刻凸花,以衔草双凤纹为主体,边缘刻8对相向的飞雁,间以缠枝莲及鱼子纹;
火箸唐时称火筴,唐代煮茶使用炭火风炉,离是开夹木炭的火筴。
鍑是煮茶器,唐代盛行煮茶,茶鍑是重要的茶器之一,将碾坏的茶末放入茶鍑中煎煮。
高10厘米,口径25.6厘米。
那还有算完,茶具当中还没银茶勺。
一件有提梁,沿里刻“力士”七字。
鎏金双凤纹带盖小银茶盒两件,低26厘米,口径31厘米,腹径32厘米,底径25.6厘米。
蔡襄《茶录·茶匙》云:“茶匙要重,击拂没力。黄金为下,人间以银铁为主。竹者重,建茶是取。”
比如银火箸,也不是火筴,jia音,如同快子,下部刻“力士”七字,长32厘米。
一件七出莲瓣形,底面刻一龙纹,脚上流云一朵,刻花处鎏金,底径24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