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因山为藏(1 / 2)

陈文哲可是很喜欢古代墓葬制度的,所以他十分了解古代墓葬都是什么样子。

所以,他肯定也很清楚,一座古代古墓之中,可能存在什么陪葬品。

就比如说西周的古墓,可以存在的东西很多,必须存在的肯定更加珍贵。

而在他看到的影集之中,很多珍贵的、必须存在的陪葬品,就没有出现。

至于到底有多少没有出现,这就要看西周时期,按照王侯规制,到底应该必须下葬的陪葬品都有什么了。

西周用鼎陪葬的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这个大体的对的。

据最新考古发掘表明,春秋时期诸侯墓葬中也有用九鼎的现象。

除了鼎和簋是必需品之外,其次就是人殉,当然,这个也有没有人殉的。

西周墓葬往往以人殉葬,少者1人,多至7人。

殉葬人大都放在二层台上,有的还有葬具。

神都琉璃河的大型墓中没有发现殉葬人,而在多座中型墓中则发现有殉葬人。

可见是否用人殉葬,并不完全取决于墓的大小,或墓主人社会地位的高低。

在张家坡已发掘的三、四百座中、小型墓葬中,发现有殉葬人的约占7,都是西周早期墓葬。

而这里的西周晚期墓中,却不见有用人殉葬的现象,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

再说陪葬品,西周墓葬的随葬品主要有陶器、青铜礼器、兵器、车马器、玉石装饰品、原始瓷器和漆器等。

大型墓和一部分中型墓的随葬品很丰富,有制作精致的成套青铜礼器。

器形有鼎、鬲、甗、觚、爵、觯、尊、卣、壶、蓥、盘、匜等。

其组合以鼎为核心,用鼎的多寡标志着墓主人社会地位的高下。

早期的铜礼器,在器形和纹饰上,同商代晚期没有多大差别。

西周晚期酒器类大大减少,食器类数量增加。

鼎、簋的器形和纹饰,也有较大的变化。

长安普渡村发现的穆王时期的墓葬中,还发现有3枚一套的编钟。

小型墓则多随葬陶器,器形有鬲、罐、簋、尊、壶、豆、盂等。

西周早晚期墓葬,在随葬陶器的组合与器形上,都有较明显的区别。

南方土墩墓中的青铜礼器,往往富有地方特征。

如鼎的三足外撇呈尖锥状,器物也往往两两成对。

此外,还有一些用途不明的器形。

如江省丹徒烟墩山出土的一对角形器,和屯溪出土的一对五柱形器。

这一地区的墓中,通常随葬较多的原始瓷器,器类、器形变化也较多。

中原地区的西周墓中,虽也有随葬原始瓷器的,但数量很少,器形也较单一,多为豆形器。

出土的玉石装饰品有壁、琮、圭、璋、柄形饰,以及鱼、龙、鸟、兽等动物雕像。

其他还有玛瑙、琉璃串珠等饰物。

在琉璃河等地,还出土有西周时代的漆器,但大都朽没,仅存痕迹,可以复原器形的有豆、觚、俎、罍等。

陈文哲虽然没有认真揣测,但是,他只是简单的看一看照片上墓坑和出土的青铜器,就已经知道,那一片是公墓和邦墓的结合葬地。

这些墓地有点复杂,他从中看到了很大的潜力。

为什么这么说?毕竟他没有看到一些其他墓葬,特别是小型的邦墓,也就是小墓葬坑。

这就要看那座古城遗址的照片了,既然是一座古城,那么自然不可能只有王侯。

所以,邦墓肯定是存在的。

那一家子都把一座古城遗址挖掘了个遍,怎么可能放弃其中大片的小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