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定州让巧薄,邛邑斗轻坚(1 / 2)

像是提梁杯和省油灯,戴开林先生在《川蜀古陶瓷提梁器鉴赏》就有提到。

“在浩如烟海,丰富多彩的川蜀古代陶瓷中,有许多造型奇特,构思巧妙,匠心别具而特有的器型,如唐宋以邛窑为代表的窑口生产的各式提梁器,其中包括提梁罐、提梁壶和提梁杯。”

提梁杯的产生与注子一样,应该与当时的斗茶之风盛行有关。

至于省油灯,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和《斋居记事》中都有记载。

“宋文安集中有省油灯盏诗……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寻常盏为火所灼而燥,故速干,此独不然,其省油几半。”

《景镇陶瓷词典》也说:“省油灯,一种节能的油灯,唐代川蜀邛崃窑创烧。”

可见省油灯当为“节能减排”的最早范例。

唐代瓷器以单色,主要是青瓷、白瓷为主,也有装饰手法更富变化的越窑“秘色瓷”。

但在低温陶器上却交错使用白、黄、绿及蓝、褐、赭等艳丽的色彩,斑驳淋漓,变化多姿。

这种在一件陶器上,使用三种以上色彩的作法,在安阳北齐范粹墓、py李云基墓即有出土。

但唐时的“三彩”更为明艳富丽、光洁莹润,被称为“唐三彩”。

这种釉彩及施釉方法,对海外陶瓷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特别是霓虹和朝韩就是在吸收、融合“唐三彩”的基础上,成功地创制了“奈良三彩”和“新罗三彩”

邛窑和其它窑口一样,其釉彩及装饰手法,同样具有唐时华丽而典雅的审美倾向与趣味。

但又自有发展的“节奏”与特点。

大约在2007年的时候,文物和公安部门,因举报追回一件从建筑工地违法购买的唐代褐绿双彩卷草纹钵。

其典雅的造型纹饰,与精美的釉下双彩,实属邛窑的经典之作。

虽然釉下彩早在两晋时期的越窑就已出现,但邛窑却于兼收并蓄中,最早创制釉下双彩技术。

这让这座窑口,成为唐代邛窑器生产最为突出的成就之一。

这对后世的青花、斗彩等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当时,邛窑除了采用点状、斑块褐彩或绿彩等釉下装饰外,还出现了刻划和模印纹饰之类的手法。

并在与其它窑口,及金银器生产工艺的交流中,变得更为精致。

普遍流行的各种草叶纹饰,具有写实而又灵动的风格。

在以没骨画法随意的勾画点染,及色彩的浓澹变化中,带有一种现代“书写”的美学意味。

而“临邛”杯、“蜀”字罐,更让人在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中,触摸到了历史的厚重之感。

这一时期,对邛窑瓷器胎体的缺陷,多用半黄色或灰白色的化妆土来遮盖。

先以其涂抹胎体表面,再装饰、施釉,使得瓷器胎釉结合更加紧密,釉面更为光洁美观,具有玻璃的质感。

其釉色的品种,也是进一步丰富,开始出现了乳浊釉。

另外,贝德福先生在《邛州古窑址》一书中还提出,邛窑“深紫釉陶如钧窑”的观点;

葛维汉先生的《邛窑陶器》又提出建窑“天目”瓷,可能始于唐代邛窑的观点。

耿宝昌先生也认为,邛窑有“天目釉”;

川蜀工艺美术大师、邛窑“非遗”传承人何平扬先生,经过长期研究,也曾烧制出天目釉作品。

学界虽有不同观点,但也充分说明邛窑釉彩的丰富与多变。

“邛三彩”出现在晚唐五代,以黄釉为主色调。

釉下装饰褐绿双彩,色彩鲜艳、釉色明亮,成为邛窑发展史上的又一突出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