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没有陈格,表现出大唐盛世的豪迈气魄。
这让花釉瓷,在“南青北白”瓷器格局中,独树一帜,也成为现代公私藏家的宠儿。
而烧成工艺,说起来还真不简单。
花釉瓷,是用含两种不同金属氧化物呈色剂的釉料,在坯体上两次施釉,高温烧成。
其特点是在黑釉、黄釉、天蓝釉或茶叶末釉等地上,饰以天蓝或月白色斑块,多少不等,或规整,或飘洒。
或深色釉衬出浅色斑,或浅色釉地上,饰以深色斑块。
花釉瓷特色为率意醒目,又显对比强烈。
其中鲁山窑、郏县窑较为著名。
花釉瓷是宋代钧窑的基础,就是它的烧制成功过,为宋代钧窑瓷器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它因唐代鲁山所产的黑底乳白蓝斑一器三色的花釉瓷器,而得名。
唐南卓撰《羯鼓录》载:“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
自此确定了,唐代花瓷(鲁山花瓷)的中心地位。
拥有1400年历史的唐代钧瓷,厚润美满,古气盎然,渲染着张力和亢奋,追求与奔放和激荡,被视为中华陶瓷的瑰宝。
这一瓷器品种,最为著名的应该就是花瓷腰鼓!
鲁山花瓷腰鼓存量极少,现故宫博物院有清宫旧藏传世的瓷质腰鼓一件。
这件腰鼓长59厘米、口径22.2厘米,呈长圆筒形、两头粗、中间细。
鼓身凸起棱形线玄纹七道,通体黑釉为地、饰以乳白、蓝色斑块,规则排列分布于全器。
器物粗狂、凝重、豪放、斑块自然缥缈。
因为唐花釉瓷代表了我国北方当时瓷艺术的最高水平,因此鲁山花瓷在我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然而由于历史的发展和时局的动荡,再加上鲁山地形以山区居多,水路运输不畅。
最终,鲁山在唐朝时期,临近都城洛阳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也不复存在,所以一代名瓷——鲁山花瓷,也渐渐被人遗忘。
现在想要恢复古老的鲁山花瓷烧制工艺,难度极高。
因为在唐代之时,花釉瓷器的烧制就比较复杂。
因为不同的釉料,在高温下,会有不同的膨胀系数。
在冷却时,会有不同的收缩系数。
因此,一种釉料覆盖在另一种釉料上,必须要求两者之间热胀冷缩的系数一样,才能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
所以好的花釉瓷烧制,是比较困难的,就算是陈文哲想要仿烧,也需要好好研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