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张亮眼中的天津城(3 / 4)

耕耘贞观 倚夜听雨 237 字 2022-08-12

“两天?所有海边的船都在同一天捕鱼吗?”岑文本有些疑惑问道。

“算是!”店主点头道,“海上无边无际,发生什么事情谁也不知道。

而且对岸就是高句丽,有时候他们的船会过来骚扰,所以渔民便用铁索把船只捆起来。

一来一起行动有个照应,二则赶海的时候,也能一起驱赶鱼群,进行捕捉。”

“原来如此!”岑文本听到这话,倒是理解的点点头。

毕竟这是面对大海,哪怕是渤海这样的内海,风浪都不是普通的船只能够轻松抵挡的。

虽然现在的军方会把退役船只给一些当地退役老兵作为捕鱼工具,但这样的数量还是太少了,所以当地百姓,一般上都选择集体出海,一起进行近海作业。

“另外,燕王也给了集体出海的船只开出了一项叫做保险的补贴?”店主道。

“保险?”听到这话,岑文本与张亮不由对视一眼,带着几分茫然。

“嗯?”店主点点头道,“每次选择集体出海的人,只要上交一笔费用。

如果他们的船在海上遇到什么事情出事了,有他们身边的渔民作证,或者一年时间没回来,那他们的家庭便能够赔偿到一艘新船。

因为这一笔的费用并不多,很多选择出海的人,哪怕只是为了求一个安心,也都是会去交上一笔费用的,这东西被燕王叫做是保险,对于穷苦人家来说,算是救命的。

也就是出现了保险后,愿意开船出海的人,也才慢慢的多了起来。”

而李泰尝试给这些船夫推出财险,多少也是有鼓励当地的百姓,靠海吃海的意思。

李泰知道百姓们,尤其渔夫们承受打击风险的能力真的太小了。

这样的情况下,通过财险业务,能有效增加百姓们面对风险的能力,尤其只保船不保人,对当地的渔民来说,真得是相当大的鼓励。

至于人李泰倒没推行保险,怕赔不起,更准确得来说,不高估这个时代人的道德底线。

对这时代的百姓来说,当他们发现自己的死亡能够给家庭带来大量财富,说不定就直接死给李泰看。

毕竟百姓的地位实在是太低了,低得他们觉得只要值得那就敢死。

与之相比,船只要出现了损坏,不论是自己维修起来给这些渔夫,还是自己直接重新制造一艘船给这些渔夫,对渔夫来说都是他们继续生活下去的重要基础。

毕竟,李泰鼓励得是这些百姓能够出海,而不是鼓励这些百姓自杀。

而实际上对李泰来说,偶尔出现一些渔船损坏的事,李泰也是乐意接受的。

毕竟自己的造船厂才刚刚的开起来,也没有谁来这里定制船只。

所以这些沿海百姓们受损的船只,那就当做是给自己的造船厂增加经验的材料了。

当然,对李泰来说,普通百姓的船只不论有没有事情,自己都不会太吃亏,至于他们上交的保险份额,也就一点点小钱钱,自己赚得也不多。

但对当地百姓们来说,李泰所提出的保险,对于几乎一贫如洗的他们却是最大的良政了。

唯一可惜的是,李泰只对群体捕鱼的船只保护,这也是天津以及沧州地区,参加集体捕鱼的渔民越来越多的原因。

毕竟这样集体出海鱼多,风险小,更有燕王的保险。

“燕王到底重视百姓,实行仁政啊!”岑文本听到这话忍不住感叹道。

“谁说不是呢!”店家听到岑文本夸奖也燕王,却是连连点头说道:

“我们这天津城,原来也不过只是几个破村子,也就是燕王来了后,不论天津城建立,还是现在的富饶,那都是燕王带来的,这事我们天津人都是门清。

去年燕王招募亲兵,十里八乡的壮小伙都去报名了,可惜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