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耿耿于怀(2 / 4)

其他米商情况也不好过,他们都接到了总督衙门的警告,命令他们立刻留下货物离开武昌,今后不许到湖广江西来收米。

大家都是商人,哪里跟有兵在手的莫谦硬刚,只能选择妥协,在承诺了不再收米之后,丢下上万石米灰溜溜的跑了。

莫谦用强制手段组织了自己辖区内收米的闹剧,但是百姓却有些不买账了。

本来能卖二两银子的大米现在只能卖一两八钱,平白无故的少了两钱银子的收入。

有百姓不服,直接到总督衙门告状。

莫谦听到有百姓告状,倒也不含糊,他直接就来到总督府的门外,他要亲自见他们。

几百名告状的百姓看到出现在门口的莫谦,百姓们这才感到害怕,扑通一声便跪在地上。

“拜见大王!”

莫谦看着总督府外乌泱泱的几百名百姓,大声说道:“各位父老乡亲,你们可是因为我不许外地的米商收购你们手中的大米,所以觉得我这个总督对你们不公,是不是?”

百姓们低着头不敢看向莫谦,只有前排的一个汉子胆子大,懦懦的回道:“是!”

莫谦看到大家都站着,便吩咐身边的亲兵队长袁兴第道:“去,搬些椅子来,让大家伙坐着说。”

“是!”

很快亲兵们便从王府中搬着椅子出来摆在了总督府门外的大街上。

莫谦本人则要了一张小马扎。

“来,大家都别站着了,坐下,咱们坐下说话!”

大家看着莫谦居然拿着小马扎坐在他们面前,顿时有些诧异,这总督大人到还真是随性,居然拿着张小马扎就在大伙面前坐下了。

“别害怕,我又不是老虎,不会吃了你们的,你们安心坐着便是!”

百姓们看莫谦脸上带笑,态度又很和蔼,顿时心中的恐惧便弱了几分,众人纷纷坐下。

坐下之后,莫谦开始给他们科普起来。

“乡亲们,你们可有谁知道,这大明朝的米价,在刚开国的时候是多少一石?”

百姓们听到这话,顿时不解莫谦的意思。谷

一名年龄较长的白发老翁起身说道:“我记得我爷爷曾经讲过,在永乐皇帝的时候,丰收的年份,一石大米才卖一钱多银子,一两银子可以买七八石大米呢!”

“嗯,这位大爷记性不错,永乐朝时,民间的大米石米不过一钱银子,但是后来,这米价是一直处于缓慢上涨的阶段,到万历年时,这民间大米的的价格也还算稳定,到天启朝时,民间大米的价格才开始上涨。

起初一开始的时候,一两银子还是能够买到七八石的大米,但是从天启朝到现在才多少年?还不到二十年的时间,这米价便直接涨到了一两八钱银子一石,足足涨了十八倍,这位大爷可知道这其中的缘由?”

大爷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我可以解释给你们听,为什么短短不过二十年的时间,米价却能上涨如此之多,那是因为北方从天启朝起便开始连年不断的出现旱灾。

陕西甘肃一带的百姓因为干旱,土里的庄稼根本长不出粮食来,所以朝廷才从江南一带调拨粮食运到西北。

可是运粮食到西北,大多数都是什么人在干呢,是米商。

这些商人从江南以一钱银子的价格收米,然后运到西北,以一两银子的价格卖出去,这一来一回,便是十倍的利润。

那时候江南的百姓因为上涨的米价,纷纷把米卖给这些商人,导致自己手中的存粮不多。

前年,这些米商又在江南一带大肆收米,浙江的很多米都被他们给收绝了。

去年浙江大旱,稻田里的水稻都干死了,结果百姓因为没有存米,只能出钱向米商购买。

但是这些商人呢,他们却大肆的涨价,把本来一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