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少雅座一位!”
“听茶!丙字贰号!上品雨春!”
“熟臊子大汤面三碗!”
“刘丫头!赶紧收拾了,给这位爷把桌子擦干净!”
“……”
一入内,热气腾腾。
楼内的氛围比外面更显吵闹。
几个走堂的跑腿来往穿梭,一刻也不敢停。
“欸!这位道爷里边儿请!”
小厮弯腰赶来,一早上跑了不知多少次的他轻轻喘着,不过面上还是保持着亲切到略显谄媚的笑容。
陈屿拱手示意,然后也没去二楼,就在一楼选了个空位坐下。
“一钱宝山,加一碟焦香胡豆。”
随便点了茶水和吃食,他将快要落在地上的道袍往上揽了揽。
环顾四周。
茶楼里的人成分复杂,力夫行走、摊贩驺卒皆有,还有行南走北的闯客、纸扇轻摇的华服公子哥。
遛鸟的、逗唱的、讲书的、吆喝叫卖小吃的,小小的茶楼里竟有几分世间百态的样子,此刻在他眼前展露无遗。
如此倒也合适。
陈屿想着,这般模样下,消息的获取难度就降低了很多。
不过还需注意的是这些消息大多真假混同难辨,尚需要他去抽丝剥茧,一一甄别。
“道爷,您的茶。”
小厮动作很快,点了没多久一碗清茶就端了上来,送到桌前。
一同摆上的还有盘焦黄胡豆,正冒着热气,摇手向着鼻翼扇了扇,一股焦香伴着嫩胡豆的芬芳将神经勾动。
不差。
上次来他就听药柜的掌事说起,这怡远茶楼有三绝,上品春雨、臊子汤面以及眼前的焦香胡豆。
只是下山前才填了两碗稀粥,腹内不算太饿,没了试试他家臊子的机会。
端起茶碗呷了一口,细品两分,水温略高,估计才烧开不久,茶味有些糙,不过毕竟只是宝山茶,远比不上雨春那般细腻润喉。
能喝就行。
耳畔,众人谈天聊地,从南到北、从江湖到庙堂,各色杂事都被摆在桌上,以供谈资。
“宋将军真是个能人!”
“是啊,这才多久?就将陶阳贼杀得人仰马翻!”
“可杀了不少,听闻还有一批被腰斩弃市的,我家侄子就在那边,听他说陶阳的菜市口那几日连着土都是红的,雨水都冲不掉!”
饮客们议论,陈屿听在耳内。
陶阳县位在广庸府最北端,实际距离石牙县不算太远,之前不知为何闹了场起义,据传叛军一度攻陷了县城,拿下了县府衙门。
破门宰户,死伤离散者数以千计。
等到他上次下山,陶阳贼的势力已经越发强大,甚至不满足一县,以陶阳为据点向着周遭数县劫掠攻伐,气势汹汹。
没想到这么快就平定了。难怪原本弥漫不安的县城里重新恢复了人气。
夹了颗胡豆,放在嘴里嚼动。
嘎嘣嘎嘣。
啪!
这时,旁边一桌三人里有一位突然拍案而起:“好极啊好极!霍乱一方的贼子尽数伏诛,诸县靖平,当浮一大白!”
陈屿看去,那人面红齿白,穿着描竹白色长衫,姿体颀长,模样方正。再见其头顶戴着的方巾后,他露出了然神色。
原是一位士子。
他倒是不奇怪这位的激昂表现。要知道当时陶阳贼势大的时候正好建业都城里那位天子三十大寿。
本是普天同庆的日子闹了反贼,冲撞天意的事哪能小,事实也不出所料,梁帝一怒,直接颁布旨意绝了西州四府近万士子的科考之路。
一句奉天承运,一句诏曰,就让得这些寒窗苦读十年甚至数十年的士子们先前的辛苦付诸东流,又怎能不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