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披着袈裟的光头和尚路过龙王庙,偏头一看,身裂千隙的石像面前昨晚冻死一名乞丐,成群的伙伴在旁边生起了一笼笼火,商量着事,打算埋了。
……
龙王庙可不像名字那般富丽堂皇,反倒是荒废了多年的一座小破庙,位于镇上的最西边,就在鱼峰山脚下,一湖绿油油的潭水在破庙的下方百年不见一底,若急行舟,约三炷香可游一个来回。
潭水很平常,甚至很多地方的潭水都比这更为秀丽奇观,唯一不同的就是此方潭水从来没平静过,隔远相望,一排排波浪荡漾起伏,撞到岸边后就没再回荡,被后来的浪冲散,激起朵朵浪花,浪不高不响,但风常有,非静潭死水。
潭水岸边老人们时常告诫孩子们不能上去跑跳打闹,以至于编了很多民间故事来吓唬他们,由于常年浪水冲刷,岸边下面的泥土已经空了许多,也没有人测量过具体冲了几丈几厘深,所以也不敢将岸土给击沉,就算有善水者自愿来做这项工作。镇上的老人也会严令禁止,这方潭水凡是下去过的人都没再上来过,据说是被下面的蛟龙给吞了,深不知多少尺,最终尸体也没打捞上来。
自从失踪过很多人后。
秦槐便出钱衍生出了一个工作,专门在这里告诫外乡人,不准靠近,只可爬上鱼峰半山远观,被称为“守龙人”。
守龙人的人生后事也由秦府风光安排,每个月还有一贯钱,小镇里起初很多人争抢着干,不过家里有老人的都很忌讳,不让去,没有老人的但有妻儿的也不去,还没体验够人生的也不去,所以这个通告发出的第二天只有李寻仙去了。
不过他也只当过一段时间,那时候玩心大,当了几天百般无聊,便忍不住好奇心爬到岸边的一颗柳树上春风得意,不巧刚好被阿落看到,那小子偷偷跑去告状,在小镇里大喊大叫,说李寻仙胆子好大啊,才几天啊,已经脱光衣服,怕是打算跳到潭水里面和龙一起游泳了……哪个听了不惊心?千百个百姓没经商量就齐哄哄地赶来看戏,浩浩荡荡,当时李寻仙也被吓了一跳,这事很快被秦槐知道。
草鞋少年便早早地丢了这个轻松惬意的饭碗。
干了六天,拿了二百六十六文钱。ua的儿子,也就是那个歪嘴的王大娘,丈夫多年前病逝,也是个身世可怜的孩子罢了,在王叧的教导下,他的性格有些极端……年纪和孔布衣一般大。
虽然这几天大雪纷飞,依然不影响潭水的风潮浪涌。
潭名龙潭,守龙人守龙潭。
在龙潭的里面,可以看到一处岩锥高挂的洞穴,水浪高涌,大水便是从那黑洞里喷涌而出,此时还稍微好点,要是遇到大雨之时,喷涌而出的水足足有二三丈高,据县志记载,在二十历年的时候喷出了十丈高的水,差点将鱼峰镇给淹了,不过也只是差点,依依河水仅差三厘便会漫出街道,龙潭里的水流到了小镇上就极具骤减。
多半是因为那些田间沟渠和小镇的排水系统良好,那些能铺青石板的街道更是挖有地下水沟,而没有挖的只能照着山间那些沟渠在路边挖一条水沟,不仅是经济不允许,人工技术也不允许,做得好小镇就不担心水漫街道,要是做不好还非要挖地下水沟,不是堵塞就是引起道路垮塌,所以这也是一个小镇上贫富差距的象征。
这些污水随着地势的低洼被汇入一个天坑里,那条沟方圆十米动物死绝逃亡,植物枯败不生,那个天坑很大,以小镇的发展来看,千年万年都装不满,周围也影响不大,被叫做积天坑,臭水用沟引,垃圾得人倒。
依依河不流经那里,听说这水最终会注入东海,绕过李寻仙家背靠的大山,不从他家门前过。
龙潭都鲜有人至,更别提虎穴了。
而这座龙王庙先有,后有小镇,庙中供奉东海、西海、南海、北海龙王等四尊龙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