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水(1 / 4)

茅良哲告退离开了行宫,朱由检却仍然在沉思着。

把茅良哲调回朝中有两个原因,一是茅良哲在海贸商行时间太长了,很多大掌柜都是其一手提拔,在海贸商行说一不二。若是再让其干下去的话,恐怕会生出事端,比如巨额贪腐等等。

海贸商行利润极大,对皇室非常重要,朱由检不愿看到那种情形出现。朱由检虽然允许茅良哲举荐三个商行大掌柜人选,但每个商行的财副都必须由朱由检亲自委派,直接掌管商行账目,另外还会往商行暗中派出督察。

每年数百万两的利润,朱由检不允许出任何乱子。

而调回茅良哲的另一个原因,是真的需要他主持税务部。去年成了的税务司主事是平辽伯赵率教,但赵率教不过是一介武夫而已,当时用他主要是为了对付北京城内的勋贵,而税务司真正管事的是谭兴贤。

税务司成立一年多来,税务司先后在运河沿线各大城市开设分司,每月能征收税银十多万,一年下来征收的税银已经超过百万。假以时日,若是在整个大明全面征收商税,每年征收的税银恐怕要超过千万两!具体数字不好说,但超过田税是必然。

南巡一路行来,朱由检见识了扬州以及江东的繁华,运河的商船如织,长江中舟楫如梭,充分证明了江南各地商贸何等的繁华。江东,被反贼占据的江西,以及浙江福建广东,是工商最为繁茂的几个省,特别是江东四府和浙江,家资百万的豪商为数众多,家资十万者不可胜数。若是全面征收商税的话,哪怕是十一之税,每年税收到底有多少简直无法想象。

再比如皇家海贸商行,看起来占了倭国航线三分之二的份额,但目前也只是开展倭国航线而已,吕宋及南洋航线还没有涉足,而南洋海贸利润之大不亚于倭国。若是对海商全面征收商税的话,每年的税银也会有数百万两纹银。

全面征收商税是朱由检制定的国策,不可更改。所以有必要专门成立一个部,负责商税征收。在朱由检的心中,税务部的地位将不亚于户部,甚至比户部还要重要一些。

按理说税务部是在税务司的基础上扩建,赵率教自然不适合当这个尚书,副司正谭兴贤却有能力担任。但谭兴贤到底资历尚浅,不足以被任命为正二品大员。朱由检便下令,任其为税务部左侍郎,位次仅在茅良哲之下。而税务部需要官吏,一部分是由税务司官吏组成,再就是从吏考通过者中抽调一批算术学的好的。

不过朱由检还有一个忧虑,茅良哲离开海贸商行后,海贸商行的生意会不会受到影响?

盘算一番后,朱由检突然笑了,他已经想明白了,海贸生意的好坏其实关键在于水师武力的强大。

正是福建水师强大的武力,清除了沿海诸省的海盗,才使得大明沿海没人敢和皇家海贸商行竞争,才使得那些海商老老实实给商行交银子买出海贸易权。

正因为福建水师的强大,皇家海贸商行才能控制倭国航线。

所以只要拥有一支强大的水师,任何人做海贸商行掌柜都差不多。

所以,必须继续扩充水师力量,要大规模的造船,造大船,造出比佛郎机荷兰红毛鬼还要大的海船,这样将来才能在各个海域和西夷人抗衡。

虽然不懂得造船,但朱由检知道,造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特别是那些大海船,每一艘都需要数量庞大的木料,而且不是一般的木料,想筹集出适合且足够的木料并不容易。

懂得造船的工匠大明有的是,皇家科学院中不少西夷传教士,也都懂得造船,若是木料和其他材料足够的话,造船媲美西夷战列舰巡洋舰的大船也没有问题。但问题是想筹集足够的木料并不容易。李彦直在福建五年时间,也只造出了二十艘三桅海船,其中只有三艘夹板船,就这已经用光了整个福建各船场的木料。

“传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