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其大军!
然而阿敏到达石门关附近时,竟然发现刘兴祚大军并未远离石门关,而是背靠着石门关摆下了阵势。这让阿敏趁着刘兴祚行军时进攻的打算落空了。
以骑兵攻击上万大军列出的步阵,即便能赢伤亡也很大,阿敏自然不会做出这样愚蠢的选择。
而正在这时,探马来报,说辽西骑兵正向这里疾驰而来。
看着没了袭击的机会,阿敏只能悻然带兵返回了辽阳城。
有了曹文诏骑兵的保护,就不用害怕行军时遭到建奴骑兵的袭击,刘兴祚率领大军离开了石门关,一路向西到达鞍山驿,两路明军,三支队伍,实现了会师。
刘兴祚带来了一万五千人,曹文诏和周遇吉联军有一万二千士兵,两军加起来共有两万七千大军,相对辽阳城内的建奴大军,兵力已经差不了太多。
两万七千人中,有骑兵四千余人,其中重甲铁骑五百,墙骑兵一千八百,还有辅助骑兵两千。剩下的两万三千人都是步兵,但是周遇吉和刘兴祚部各有一营禁卫军,这两营禁卫军六千人是绝对主力,剩下的一万七千兵则都是原本的东江军,战力很是普通。
两万七千人,分属三支队伍,其中有辽西铁骑,有禁卫军,有东江兵,而东江兵又分广鹿兵和皮岛兵,成分实在太过复杂。
而且,三支军队的领军将领都是总兵,职位相当,并没有名正言顺的总指挥。
周遇吉倒是好说话,没打算争夺指挥权,而曹文诏和刘兴祚相互间并不服气。曹文诏挂着将军衔,在以往面对建奴又屡立大功,自然看不上曾在建奴阵营多年的刘兴祚。而刘兴祚手中的兵力比周遇吉和曹文诏加起来都多,也不甘心指挥权旁落。
刘兴祚心里很清楚,建奴留守兵力大半都被牵制在辽阳,卢象升肯定能袭击建奴巢穴成功,此战,必然是名垂青史的一战。现在谁掌握了这两万七千军队的指挥权,将来谁的功劳就最大。所以明知道资历不如曹文诏,却也要尽力的争一下。
指挥权的事情谈不拢,大军就无法向辽阳展开进攻,便在鞍山驿停了下来,一连便是数日。而这也正合刘兴祚心意。
只要能把建奴留守军队牵制在辽阳就行,等到卢经略袭击建奴巢穴消息传来,辽阳的建奴必然进退维谷。若是其不去救援老巢,便只能看着无数建奴百姓被禁卫军杀死,若是辽阳建奴军队去救援老巢,自己这支军队正好可以趁机进攻辽阳。
辽阳城中,阿敏很有些迷惑,两支明军在鞍山驿会师已经有数日时间,为何还不来攻打辽阳?
说实话,刘兴祚率军赶来辽阳确实出乎了阿敏意料,但也能想明白,毕竟没有刘兴祚部的话,辽南和辽西两支明军加起来也难成什么事。
现在,按照正常思路,明军应该向辽阳进攻了,即便不能攻下辽阳城,也应该在辽阳周围劫掠一番,烧杀抢掠,焚烧屯村,制造出声势来,好把消息传到明国境内,传到黄台吉耳中,逼迫黄台吉从明国境内退兵。
而若是明军进攻辽阳,则正合阿敏的意,他正希望明军攻来。
辽阳城内有三万军队,又有城墙可以防守,趁着明军攻城筋疲力尽时突然发起反击,定然能一举轻松击溃明军。
阿敏最烦的就是明军这样一动不动,不来攻城也不去劫掠,搞得自己一点击败他们的机会都找不到。
放弃辽阳城主动进攻鞍山驿?阿敏才不会做出这样选择。
这段时间以来,损失的旗丁已经够多了,阿敏不想再和明军硬战,不想再有较大伤亡!
就在阿敏猜测鞍山驿明军是什么想法时,突然有消息传来,令阿敏大惊失色。
数日前,突然有一支数万人的明军从朝鲜境内渡过鸭绿江,突然攻入宽甸,两日之内,宽甸五堡皆被明军攻下,然后明军从宽甸向北,顺着长白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