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治本才是硬道理(1 / 2)

大明王朝1500 似水如烟 2329 字 2020-12-29

王钦带着人直奔千秋岭。而朱厚照一行则返回南京。

有了这批粮食,解了燃眉之急。长江大堤的建设可以按部就班地进行了。

王守仁则重回自己的标段指挥着大家建设。

虽然他很想前往千秋岭剿匪,可是没有太子的命令,他是根本去不了的。

朱厚照把刘云召来,将千秋岭贼寇抢劫己方的粮队一事告诉了他,并且询问刘云关于千秋岭的情况。

毕竟刘云在南京镇守多年,对江南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

听了朱厚照的话,刘云眉头紧皱,见朱厚照问起,他就回道“殿下。这个千秋岭位于南直隶的宁国府、广德州,以及浙江的湖州府、杭州府四个州府之间,可以说是四不管的地带。这里都是崇山峻岭,那些落草为寇之人自然是看中了这里,在这里建造山寨,抢劫途经这里的商队,以及周边的大户人家。”

“那官府就没有派兵征剿吗?”

“殿下。这个征剿就十分困难了。南直隶这边出兵围剿,他们就逃往浙江方面。浙江方面如果围剿,他们就逃往南直隶这边。再加上千秋岭的地形十分复杂,官府历次围剿都以失败告终。此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朱厚照继续问道“那浙江方面和南直隶就不能联合起来,搞一次大规模的围剿?”

刘云听了,苦笑道“殿下。您有所不知。江南的卫所不同于北方边陲的那些卫所,他们平时没有经历过战事,再加上发饷不及时,长官克扣等情况,不仅战斗力直线下降,而且兵员也不足满额。这都是公开的秘密了。另外南直隶和浙江方面各管各的,谁也指挥不了谁,谁也不服谁。更为重要的是,即便是将这些山贼剿灭,还会有人继续到这里落草为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事。所以,也就没有人再提千秋岭剿匪一事了。”

朱厚照对于刘云的话还是十分认可的。他说得就是事实。剿匪不仅劳民伤财,而且还徒劳无功。即便是剿灭了,还会继续有人到这里落草。朝廷的财力本就紧张,在此事上浪费人力物力,的确不是明智之举。另外,各地卫所的战斗力也是太弱了。

朱厚照说道“归根结底,还是百姓民不聊生。如果人人衣食无忧,谁还会上山落草为寇?你这段时间注意收集千秋岭那边的情报。过段时间我要用。”

刘云自然明白了朱厚照的意思,他想劝阻一下,可是马上又放弃了这个想法。当即领命。

刘云离开后,旁边的刘瑾问道“殿下。您真要剿灭千秋岭的贼寇吗?这可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呀并且成功的机会极低。还望殿下三思呀。”

朱厚照笑着说道“刘瑾。我问你。刚才我让刘云收集千秋岭的情报,他有一丝犹豫,你知道为什么吗?”

刘瑾自然也看到了,他回道“殿下。奴婢不知。”

“他想劝阻我,可是又放弃了。你就不同了,还能设身处地地为本宫着想。剿灭千秋岭的贼寇,的确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事情。而且很难成功,所以此事必须慎重。要么不做,要么就要一击而中。”

通过这件事,自然也就印证了,刘瑾和刘云两个人,同样都是太监,但是与朱厚照的关系那可是高低立现。

刘瑾听了朱厚照的话,就说道“殿下。既然王守仁王大人主动请缨,仅率五百人就能剿灭千秋岭的贼寇,为何不让他去呢。万一成功了,岂不是更好。即便是失败了,对咱们来说,也不是什么损失。”

朱厚照解释道“让王守仁去,凭他的能力,一定会成功的。可是仅仅是暂时剿灭而已。过不久,贼寇就会像雨后春笋一般,重新出现在千秋岭的。难道再让他率领五百人征剿吗?要解决问题,就要从根本上解决。不光要治标,还得治本。”

“那殿下觉得怎么做能够达到治本的目的呢?”刘瑾疑惑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