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好鸡蛋,杨奶奶照例挑了几样菜,看到筲箕里的清明粑,笑说“这是清明粑吧?看着怪好看的,怎么卖的?”
肖清荷笑吟吟的道“一块钱一斤,柳俊同学应该会喜欢吃的。”
“那就先来半斤尝尝看。”
他们家往年倒是也会做清明粑,但是她的手艺实在是很一般,每次做的清明粑,小俊都不爱吃。
小林既然敢做清明粑出来卖,想来味道不会差。
对于林静的口碑,她还是信得过的。
老妇人一直在旁边看着,见杨奶奶付钱,合计了一下卖菜的钱和买清明粑的钱,发现九个鸡蛋,她还真的是给了一块三毛五!
心里不由得酸得厉害,暗暗嘀咕道“还真是钱多了没处花,憨包一个!”ii
提着菜回到家,丈夫已经把大门打开,屋子里已经坐了几个人,在那里悠闲的喝着茶。
看到老妇人,有人招呼道“张大姐,买菜回来啦。”
“老刘今儿来得早啊,你们先喝着,我去做饭。”
老两口的儿子前些年因为一场意外去世了,儿媳扔下孩子改嫁了,丈夫受此打击,身体一下子就垮了,地里的活儿也干不了了,便开了一个茶馆。
大碗茶只要五分钱一杯,免费续水,瓜子、花生什么的小吃就需要另外掏钱买了。每到赶集日,茶馆里就坐满了人,三三俩俩的在一起摆着龙门阵,一杯茶就能坐上半天。
一天下来,挣的钱虽然不多,但常来喝茶的都相熟了,大家一起吹吹牛,讲讲古,倒是让老两口渐渐的从丧子的悲痛中走了出来。ii
和老熟人们打着招呼,张奶奶就去后面厨房做饭。
早上老两口都吃得简单,一碗小面就解决了。
先给孙子把清明粑煎上,菜油的浓香首先升腾起来,随着清明粑贴着锅底的一面慢慢变黄,另一股说不出来的香味传了出来。
张奶奶不住的吸气,这清明粑还怪好闻的。
在门外玩耍的小男孩闻到香味,一溜烟跑了回来“奶奶,奶奶,你在做什么,好香啊!”
“奶奶在煎清明粑。”
小男孩在灶台前垫着脚尖,直勾勾的望着锅里的清明粑,口水都流了出来“好香,好香,奶奶我要吃!”
“再等一会儿,还没煎好呢。”ii
张奶奶忍不住又放了两个进去,唔,她和老头子也吃一个尝尝味道好了。
外面喝茶的人也闻到了香味,不由得高声道“张大姐,你在里面悄悄摸摸的做什么好吃的呢?”
小男孩吧嗒吧嗒的跑出来,一脸得意的说“奶奶给我煎清明粑呢!”
“清明粑还有这样香的?”
八十年代的人,只要能吃饱就好了,除了开餐馆,做厨师的,还真是没几个人会研究厨艺,家家户户做的饭菜味道都差不多是一个水平。
区别只在于,家庭条件好的,舍得放油,舍得放调料,味道好些,家庭条件不好的,油也舍不得放,调料也舍不得放,自然味道就更差了。
老刘闻着那香味,实在忍不住了,溜溜达达的去了厨房,探头一看“嘿,还真是清明粑。张大姐你是咋做的,怎么这么香?有什么秘方也跟大家伙说说嘛。不过你也是闲得慌,还专门做成这个样子……这是狗还是啥的?随便捏个圆饼子煎不也是一样吃么,费那个劲儿干嘛?”ii
在老刘看来,吃东西就是要吃个实在,不要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什么狗,你那是什么眼神?这是老虎!”张奶奶嫌弃的瞪了老刘一眼,解释道“我可没啥秘方,这清明粑是我买菜的时候买的。”
她砸吧了下嘴,说“原本我还觉得有点贵,一块钱一斤呢!没想到这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