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江南。
第二日。
清晨。
天空飘着蒙蒙细雨,杨逸结清船资,头戴斗笠,肩披蓑衣,迈着步伐,几人缓缓消失在码头之中。
雨渐大,村口,一处古老的大榕树下,李缘儿手持油纸伞,静静的看着烟雨蒙蒙中的宁静山村发呆。
古树旁,杨逸背靠榕树,双脚做交叉撑地,戴着斗笠的头微低,心中估算着路程。
黄虎因不喜人身,露出了硕大虎躯,黄色毛发被雨水淋的湿漉漉,只见他抖动着硕大的虎躯,顿时无数雨水四溅。
细雨潇潇,榕树枝叶滴落雨滴打在伞上碎裂迸溅,蓬蓬响。
村落,一处茅草屋中炊烟袅袅,屋内的主人看着村口榕树下的二人一虎,露出惊愕的神情,慌张而走,消失在茅草屋中。
没一会,一大群村民手中那着镰刀,锄头,扁担等,站在不远处,神情警惕的看着榕树下避雨的两人一虎,相互之间议论纷纷。
因黄虎不喜变化成人身,除非必要,杨逸也不想强求于他,便随他喜欢。
而普通百姓见到猛虎,有此防备也属正常,杨逸也不想进村打扰这小山村的宁静,便站在这棵古树避雨。
细雨蒙蒙,山中渐起云雾,大榕树下的几人身影在雨雾中朦朦胧胧,若隐若现。
头顶的榕树枝叶滴答滴答的落下雨滴,沥沥淅淅的山雨也渐渐停歇,杨逸几人迈动步伐,消失在榕树之下的云雾之中。
随着几人离去,村落中的百姓纷纷松了口气,放下了绷紧的心弦,相互之间说道几句,陆陆续续的消失,小山村也不再吵闹,恢复了宁静。
几日转瞬即逝。
山路幽幽,小溪潺潺鸟鸣悦耳。
大槐村前,村里的孩童坐在老黄牛背上,慢悠悠的往回而走。
回村要路过一座溪上的古老小石桥,小石桥以石块堆砌成拱形,桥上无护栏,二旁长满着绿色青苔,桥下清澈溪水潺潺,远处的山峰隐在云雾之中,白茫茫雾气宛如仙境。
石桥上,一个道士,一个少女,还有一头猛虎的奇怪组合,正在轻声细语的交谈着。
李缘儿望着村口溪旁,那株高逾八丈,浑圆虬曲,高入云天,枝繁叶茂的大槐树,微微有些出神。
随后伸手指着炊烟袅袅,时不时有犬吠传出的宁静山村,开口问着杨逸。
“先生,这就是大槐村嘛?”
“嗯!这就是大槐村!”
杨逸开口回了一句,眸子望着眼前的宁静山村,微微有些失神,心中亦是有些激动,还有几分近乡情怯。
没想到自己出走十几年,兜兜转转又回到了这里,让人忍不住感慨。
李缘儿听到他的回答,脸上露出笑容,心中亦是十分激动,感叹走了这么久,终于到了。
就在此时,老黄牛背上的牧童吹着手中的竹笛,慢悠悠的往家而回,清脆的笛音回荡在山林之中,增添了几分静雅。
走到小石桥时,老黄牛因感觉到猛虎的气息,突然变得急躁了起来。
杨逸见状,赶忙施法安抚着老黄牛,让那牧童免于摔下来的危险。
老黄牛迈着慢悠悠的步伐,往桥上走来,牛背上的牧童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对桥上的斑斓巨虎视若无睹,依然自顾自的吹着手中的竹笛。
路过杨逸身旁时,见二人面生,不由笑着问道。
“你们是谁啊,来我们村子干嘛?”
杨逸看着眼前扎着角的牧童,不由的心生感慨,想起那首回乡偶诗。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他笑着摇摇头,不曾想自己还未鬓毛衰,这村中的儿童却已不认识自己了,真是让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