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忠和孙氏都爽快应了。
杨若晴陪着孙氏一块儿去后院收拾碗筷,娘俩个说贴心话。
没过一阵,前院传来杨华忠的声音“晴儿娘,晴儿,你们快过来啊,小安回来了,还带了朋友回来!”
孙氏远远应了一声,把手往身上的围裙擦拭了下,激动不已“这小子上回端午节都没回来,这趟终于得空回来了啊!”
杨若晴正在洗手,咋一听老爹口中的那句‘带朋友’,下意识就想象成了女朋友。
这小子,该不会当真开了窍,带中意的女孩子回来了吧?
要真是那样,还真是让人期待啊,杨若晴也赶紧洗干净双手跟在孙氏身后往前院奔去看究竟……
刚走到堂屋后面,就听到杨华忠热情的招呼声,这一声招呼,让杨若晴先前一刹那的幻想瞬间破灭。
因为杨华忠说的是“小兄弟,你别站着,坐,坐呀!”
堂屋里,凳子上放着行李,桌边除了杨华忠和小安,还有一个年纪跟小安相仿的小伙子在。
对方浓眉大眼,身上穿着跟小安一样的衣裳,看来俩个人是‘同事’了?
“小安回来了?带客人来了?”孙氏笑容满面的进了堂屋。
小安转过身,看到孙氏和杨若晴,眼睛亮了下。
他拍了下身旁坐着的同伴“青松,我娘和我姐来了。”
叫做青松的年轻人扭头跟杨华忠那一问一答,闻言转过头来,看到走近的两位女眷,他赶紧放下手里的茶碗站起身,唤了声“大娘好,大姐好。”
然后恭敬,又有些拘谨的站在那里。
孙氏的目光从小安身上移到那个叫做青松的年轻人身上,又从青松身上移回小安身上,脸上和眼中的笑容都堆快不下了。
“好,好孩子,坐,快坐下。”
孙氏连连招呼着,转身就去给他们拿碟子装点心去了。
杨若晴也微笑着跟青松点头示意,“听小兄弟口音,好像是庆安郡人氏?”
青松点头,“正是,我家在庆安郡郊外的独秀镇。”
“独秀镇啊?我知道,那里人家每年三月里做的蒿子粑远近闻名。”杨若晴道。
青松腼腆笑了笑,“是的,我们那边人时兴春天里吃蒿子粑,我娘和妹子每年春天都要做一些来应景……”
提到蒿子粑,原本跟在孙氏身后聊天的小安也转头朝这边道“姐,还别说,青松他家做的蒿子粑喂到真叫一个好,上回他带了一些去兵部,我们几个抢着吃呢!”
杨若晴和青松闻言,都相视一笑。
这当口,孙氏端了两碟子点心过来摆在桌上,分别是一碟子红糖炒葵花籽,一碟牛杂花生糖。
小安虽然是二十一岁的大男孩了,但他从小到大都喜欢吃糖。
所以孙氏习惯性的以为小安的朋友应该也是喜欢吃糖的,于是把两碟子吃食送到了他们面前。
“青松,吃。”
“多谢大娘。”
青松微笑着道过谢,抓了几颗瓜子在手里,斯文的剥着,一边继续接受杨华忠关心的询问。
孙氏则挨着小安身旁坐了下来,上上下下打量着他,仿佛永远都看不够似的。
杨若晴也在他们对面坐下来,听杨华忠和青松说话,小安不时还要帮着补充几句。
斯斯文文的青松,跟小安的风格完全不一样,可是据小安说,他们两个却是很早就认识的老朋友了。
“爹,姐,你们千万别看青松斯斯文文的,话也不多,大家伙儿都说他是闷葫芦,可上了战场,青松比谁都猛,我们两个当初可是一块儿跟着姐夫上过战场的,那会子姐夫还夸赞过青松呢!”
竟还有这一茬?杨若晴的目光亮了几分,兴趣也大增。
于是也跟着问了好几个问题,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