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权力的游戏(2 / 4)

灵将之说 媱与雅 5169 字 2个月前

琼召来马军都指挥使朱洪实,让他率五百骑兵攻击李从荣。

李从荣逃回府邸,但被皇城使安从益追上,斩杀。

李嗣源悲骇莫名,病情加剧,他追废李从荣为庶人,并从邺都召回宋王李从厚。

是月二十六日,李嗣源驾崩于大内雍和殿,终年六十七岁,李从厚赶至洛阳,为李嗣源发丧,并于柩前即位。

清泰元年(934年)四月,李嗣源被谥为圣德和武钦孝皇帝,庙号明宗,葬于徽陵。

李从厚是李嗣源第三子,幼年时便爱读《春秋》,略通微言大义,他相貌酷似李嗣源,因而深受宠爱。

但李嗣源的次子李从荣,被封为秦王,担任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他掌管京师政务,且握有兵权,又是事实上的长子,后又被拜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但始终未被确立为储君,常心有不安。

李从厚是李从荣的同母弟,在朝野颇有人望,因而深受李从荣的猜忌,但他对李从荣极其恭敬、顺从,方使得兄弟之间没有出现大的隔阂。

长兴四年(933年)十一月,李嗣源病重,李从荣率牙兵列阵于天津桥,准备以武力入宫夺位。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枢密使冯赟、朱弘昭与宣徽使孟汉琼入禀李嗣源,指挥禁军平乱,李从荣兵败被杀。

李嗣源病中闻变,病情加剧,决定由李从厚嗣位,便命孟汉琼赶往魏州,召李从厚回京。

是月二十六日,李嗣源驾崩,而李从厚直到三日后,方才赶回洛阳。

同年十二月初一日,李从厚在西宫为李嗣源发丧,并于柩前即皇帝位,他遵照李嗣源遗命,“以日易月”,服丧二十七天。

二十八日,李从厚开始在中兴殿处理政务,并召翰林学士为他讲读《贞观政要》和《太宗实录》,他虽欲励精图治,但却不懂治国之道,处事优柔寡断,且无识人之明。

当时,朱弘昭、冯赟自恃有拥立之功,专擅朝政,将李从厚的亲信都排挤出朝廷,又将禁军指挥使安彦威、张从宾外调为领主,借机掌控了禁军兵权。

李从厚虽然不悦,却无可奈何。

潞王李从珂是唐明宗的养子,自幼随父征战,在李火灭朱金之战中屡立战功,官至凤翔领主。

河东领主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女婿,也是战功卓着,深得军心。

这二人的官位、声望皆在朱弘昭、冯赟之上,因而深受忌惮。

当时,李从珂的长子李重吉担任禁军控鹤都指挥使,女儿李惠明在洛阳出家。

朱弘昭将李重吉外放到亳州任团练使,削去其禁军军职,又将李惠明召入禁中,实际上是作为人质。

李从珂见儿子外调、女儿内召,知道朝廷对自己有猜忌之意,心中疑惧不安。

应顺元年(934年)二月,李从厚听从朱弘昭、冯赟的建议,通过枢密院调令对凤翔、河东、成德、天雄四镇领主进行易地调动,并派使臣监送,其中,李从珂被调离凤翔,改镇河东。

李从厚本想借此削弱四镇实力,但因未按朝廷规制下达制诏,引起各领主的极大不满,李从珂在部将的鼓动下,趁机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叛乱。

李从厚忙征调西都留守王思同、护国领主安彦威、山南西道领主张虔钊等六镇领主,联军征讨凤翔,同时将李重吉幽禁于宋州。

同年三月,朝廷派遣的诸道军马汇集凤翔城下,大举攻城。

凤翔城低河浅,守备力量薄弱,东西关城接连失守,城中将卒死伤严重,李从珂只得登上城头,自陈战功,哭诉朝廷信任奸佞,无罪诛杀功臣,他恸哭不止,哀感诸军。

当时,张虔钊负责主攻城西南,因急于求功,命亲军持刀刃驱逼士卒攻城,士卒愤怒不已,纷纷倒戈反攻,羽林指挥使杨思权、严卫步军左厢指挥使尹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