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四节 后主之鉴(下)(1 / 3)

自八岁时起,由于中主对《楞严经》的喜爱,后主也开始研习佛教修行中的“显密性相”,从教令正发心起,经循循善诱的破惑、见真、依性起修,并详细开示一切凡圣境界,令于圣境起企慕、而于凡外得知解,从而不受迷惑、不入岔道。后主信仰华严宗,相信人是有真心的“如来性”的,因而他从小就注意省察自己的内心,晓得自己的“真”与“假”,因而他成为了一个非常诚实的人!可能也正因为他自己的软弱,他才能特别宽容那些破戒的佛家弟子,甚而他对死囚也常起慈悲之心,往往想出一些办法来赦免他们。

对比中主晚年的大开杀戒,后主也算仁慈了,不过由于他的特殊地位,还是让他因为误判而逼死了好几位忠义能干的将领和文臣,如林仁肇和潘佑。

后主无疑是写作诗文的高手,他曾自负地表示“如果科举可以考出一个皇帝,那寡人会当仁不让!”后主更是词作中的天之骄子,此外在书法、绘画、歌舞、棋艺、收藏鉴赏等诸方面,后主的才华也甚为凸显,如他在书法上独立成家,曾创出了“金错刀”笔法,《宣和书谱》中就曾肯定道“落笔瘦硬而风神溢出。”后主“洞晓音律,精别雅郑”,曾写《乐记》一文,又曾撰以“破”为调的《念家山》和《振金铃》,盛行于当时的金陵一带;他也曾与大周后重建与演出过《霓裳羽衣舞》,及为窅娘创建点舞及舞台策画。在生活品味上,他对棋弈器用、奇花异香,皆有研究,对文房四宝的选用更是行家里手。

可是,后主毕竟是一国之君啊,他的血性与气节怎能少?可惜在多年的风雅生活中,后主的刚武之气已一点点被消磨殆尽,乃至于他不去教导百姓习战,自己更是懦弱苟且。他一生最大的耻辱和遗憾,就是在社稷被倾覆之后未能与之共存亡!东坡先生就曾批评他,在亡国之后的第一首词末居然是“垂泪对宫娥”,若是他拿出些勇气殉国,那后宫也定会出现殉主的壮烈场面!百年以后人们再提起后主,定然会多出几分敬意,及对南唐的缅怀之情!

亡国于后主而言,虽然对他打击也甚大,使他怅恨“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令他发斑体瘦、郁闷其苦,可毕竟未到椎心泣血的程度。因为说了几句追悔和牢骚的话,后主终于被偏狭的太宗毒杀,小周后在他下葬后不久也亡故了,一对苦命鸳鸯就这样含恨而终!传闻说小周后乃是自杀而死,若果然如此,她一个弱女子,也算为南唐存留住了最后一丝风骨!

如果在后主之前的君王中,再寻找出一位才学相类的,那么无疑就是梁武帝萧衍了。萧衍博学多才,不仅是一位开国之君,在儒学、玄学、史学、文学、佛学以及术数等方面,都有所著述,且这些著作皆卷帙浩繁,从《梁书》的记载中就可以窥其一斑在儒学方面,“造《制旨孝经义》,《周易讲疏》,及六十四卦、二《系》、《文言》、《序卦》等义,《乐社义》,《毛诗答问》,《春秋答问》,《尚书大义》,《中庸讲疏》,《孔子正言》,《老子讲疏》,凡二百余卷,并正先儒之迷,开古圣之旨”;佛学方面,“制《涅盘》、《大品》、《净名》、《三慧》诸经义记,复数百卷”;史学方面,“又造《通史》,躬制赞序,凡六百卷”;术数方面,“又撰《金策》三十卷”。

可是,梁武帝又以佞佛及酿成“侯景之乱”而身死国败,令后人不胜唏嘘。在才学、个性及表现方面,徽宗与梁武、后主都有惊人的相似,这不能不令师师掩卷为之三叹!不过,梁武时期有北方的严重外患,后主时期又有大宋强兵压境,而今环顾天下,暂时主要还是内忧!真若论为君高下,如今官家还不如后主开明宽柔、体恤民生呢!

1骈齿指牙齿重叠,重瞳指一个瞳孔中有两个瞳仁,舜帝、项羽都是重瞳,这在古代被认为乃是异相。

直言进谏恐怕效果不会太好,因而当徽宗再来醉杏楼问师师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