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劣迹的原因。秦桧说,那是吏部为了官员任用提拔而而对官员进行的调查所得知的,符合朝廷任免官员的程序。而这些事也非吏部刻意挖掘所知,是调查进行之时百姓和官员举报所知。本着对官员的负责,吏部还花费了打量人力进行了核对,以免是别有用心的诬告。秦桧还说,这种方式自己觉得有些不妥,怕对官员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他打算废除这种稽核方式,或者改由皇上派人稽核,以免生出不必要的误解。
奏折呈递上去之后,不久后赵构做了批复:照例办理,公心无愧,无惧谣言,朕知卿。
秦桧见了这批复,心中顿时释然。皇上的意思是你按照规矩办就是,不要多想。
事情虽然过去了,但秦桧当然不能放过公然搞事的赵瑗。自己没有主动的去搞他,他倒反而跳出来了。那便不能怪自己不客气了。于是乎,秦桧展开了行动。
卿园之中,史浩缓缓的向方子安说了一些秦桧最近的不寻常的举动。
“最近,秦桧进见了太后数次,每次进见,恩平郡王皆在列。我们怀疑,秦桧是要发动立太子之事。天下人皆知,皇上极尽孝道,对太后百依百顺,从不悖逆。如果秦桧和太后正在商议立太子之选,那么将对王爷极为不利。太后一向宠爱恩平郡王,恩平郡王嘴巴甜,会讨太后欢心。倘若此时发动立太子之事,恐怕太后多半要支持恩平郡王。老贼自己不敢提立太子的事,估摸着要让太后跟皇上提了。这是我们目前最为担心的事情。”
“不是估计,我看就是确有其事。昨日我在宫里见到了赵琢,他以往见了我都胆怯躲避,但昨日他居然嬉笑不惧,洋洋自得,言语之中似有挑衅之意。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我想,或许他得了什么承诺,或者是知道太后和秦桧都支持他当太子,所以对我再无顾忌了。哎,我这步棋可真是走错了。我为何要主动出击呢?是谁教我这么做的?之前韬光养晦之策多好,起码不至于激起秦桧这般激烈的反应。”赵瑗满脸懊悔的道。
史浩神色有些难看,赵瑗这话虽然没点名,但其实就是在说自己。正是自己从方子安言行中得到了要主动出击,以张身势,保护朝中忠良的想法,所以建议赵瑗这一次发挥作用的。现在被赵瑗埋怨,脸上着实有些挂不住。
方子安沉吟半晌,开口道:“照王爷和史大人所言,这事儿还真是有可能。秦桧唯一能打击王爷的方式便是在立太子之事上。但王爷其实也无需这般担心,毕竟这件事迟早是要面对的不是么?韬光养晦也有个尽头,大象如何能躲在老鼠身后?无论王爷愿不愿意,王爷其实都早已是秦党的目标。这是多不过去的事情。”
赵瑗道:“这道理我明白,可是不至于如此仓促。起码在朝中我们得有力量与之抗衡。否则现在如果秦桧发起立太子的奏议,于我将大不利。我们甚至没有任何扭转的可能。这不是糟糕了么?”
方子安道:“王爷稍安勿躁,在下有些不成熟的看法,不知该不该说。”
“告诉你这件事便是要你说出看法和对策的,知无不言便是,不用忌讳。”赵瑗忙道。
方子安道:“我看,这件事未必如秦桧所愿。秦桧是要借太后之口提出立太子的事情不是么?他自己是不可能先提出来这件事的,因为那是皇上的忌讳之事。那么问题在于,太后便会向皇上提么?我看未必。”
赵瑗道:“何以见得?太后喜欢恩平郡王……”
方子安摇头道:“喜欢归喜欢,立太子可是大事,太后定会慎重。再说了,太后难道便不怕触碰皇上的忌讳?太后便无所顾忌?恐怕也不尽然。”
史浩道:“那只能是不确定,倘若真发生了呢?”
方子安沉声道:“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皇上今年应该春秋四十有三吧。”
赵瑗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