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国兼并荀国的行动在一种乱中有序的情况下进行,相对来说因为有荀氏公族的配合,汉军对绝大多数城邑取得控制并没有遭到太强烈的抵抗。
这里有点小疑问,也就是荀氏公族为什么会配合汉国对自己的兼并?这是不了解当代实情的人才会有的疑问。
那个时候的游戏规则就是那样,再则荀氏公族也很清楚一点,没有他们的配合,汉国一样能够成功接管那些城邑,无非就是他们抵抗给汉军的接管城邑造成麻烦,他们自己则是死在抵抗之中罢了。
现在并不是胜利者动辄杀失败者全族的年代,甚至胜利者还会给失败者足够的体面,不会死还能有体面,抵抗则是会死,决死抵抗则是注定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他们的思想观里会放弃抵抗选择图谋将来。
当然,所谓的"图谋将来"并不是要报复或再次复国,谋求的是再次将家族发展壮大起来,极可能失败者的后代还会成为这个国家的栋梁,乃至于保卫国家到战死的最后一刻。
拿养由基来说吧?不管是在原历史版本,还是在有吕武的这个历史版本,养国遭到楚国的灭亡,作为养国公孙的养由基成了楚国的栋梁并且一直效忠楚国到战死。
现代人很难理解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一些行事作为,觉得那些人的脑子简直是有坑,只是忽略了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和思想观。
不用扯太远,前几十年讲究淳朴,乐于助人是一种善良;再过几十年淳朴会被视为呆逼,乐于助人则会被嘲笑家里有矿。
仅仅是几十年间的社会认知就能有那么大的变化,时隔两千多年又怎么可能会让思想观和价值观保持完全的一致呢。
"暂未窥知齐国、鲁国有进兵荀境迹象。宋国发布动员,有进军曹国意图。"梁兴刚从楚国回来,中间途经的国家不少。
"楚国仍是一片乱局,亦对吴国复国实在警惕。"梁兴说着说着皱了眉头,理由是吴僚将得到汉国帮助的事情大肆宣传,很是破坏汉国的国际形象。
当前的齐国灭掉几个小国之后,正在加紧攻打抵抗中的杞国。
鲁国吧?他们倒是成功吞并了鄅国,就是接着对大邾用兵吃了一次惨败,后面打颛臾到一半撤兵,打算集中力量先对付大邾了。
总得来说,齐国和鲁国没能够在汉国与荀国分出胜负之前,抢先完成吞并周边小国的动作,可能会趁荀国崩溃占些便宜,就是协调上有点困难。
汉国的外部形式看着还算不错的样子?哪怕是三戎那边有了新变化,许多大臣看来也只是疥癣之疾而已。
那么,楼烦那边的新动静对汉国来说是大麻烦吗?一样不算什么大麻烦。
别说楼烦只是纠集两万多人南下,数量再加一倍对汉国来说也就那样。
对付游牧势力历来的困难在于游牧军队不与诸夏军队打决战,由于找不到游牧势力会让战争拖得太久,致使诸夏这边国力受损又毫无所获。
最为麻烦的还有另外一点,游牧部落想打就打想跑就跑,作为农耕民族的诸夏王朝则是定居状态,一再被游牧部落袭扰会使边疆不得安宁,再对人心方面造成沉重打击。
吕武并不小觑齐国和楚国。
这两个国家都有各自的先天优势,再来就是都有过属于自己的辉煌时期。
一个国家能有过辉煌,对于本国人心的作用不容忽视,每每能够拿祖先的辉煌来激励后代,使当代人怀念祖辈荣光来奋发图强。
"可遣使训斥齐王,警告不得伤害杞君丝毫。"吕武说道。
失国的姬彪现在是汉国的关内侯,他的母亲是杞国国君的姑姑,汉国以国家形式是跟杞国关系不大,吕武则是能用跟姬彪曾经的君臣情谊去干涉到齐国对杞国的兼并。
所以,吕武又说道:"去使杞国、莒国。安抚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