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奕用了一刻钟时间将计划大致说了一遍,这一次没有丝毫的隐瞒。
刚开始听的时候董高逸还有些不理解,在听完后立马就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后方才说道“你的意思是让朕捐一些银子出来,然后这些大臣会知道该怎么做?”
“回皇上话,正是如此,这几日汪大人所闹出来的笑话大臣们都知道,没有太放在心上,甚至还有人故意拿出几两银子,是因为这些人不在乎的原因导致的,若是有了不得不做的理由,他们自然会知道的。”
“那你说说朕应该捐多少银子出来是最合适的。”
对于计划作为皇上的董高逸还是感兴趣的,当然感兴趣的并非是解决了银子的事情,而是此事的真正目的,他从来没有想过可以用这样的办法,不过心里大部分还是持有怀疑态度的。
询问的这个问题梁奕早就想到了,回答道“皇上,微臣算过捐出十万两银子是最合适的,这个数字不会太高,也不算太低,大臣们捐的时候肯定不会多于这个银子的,知道自己该捐出多少最合适。”
数字是经过仔细计算的,不是为了大臣们考虑,是为了皇宫考虑的。
董高逸拿出来的银子势必是用于皇宫日常开支的,每一笔都要有准确的记录,尽管最后还是会还回来的但需要一定的时间,太多的话会影响皇宫的开支,太少的话计划的目的就显得太没用了,还不如不做。
“首先这个消息传出去之后,最先捐出的必定是品阶高的大臣,在他们捐出来之后其他的大臣才会根据他们的数量进行捐献,随着品阶越来越低,捐出来的自然就越来越少。”
“当然这些都是大臣们主动来找到户部要求捐银子或者是捐财宝的,不会对任何人强迫的,微臣知道有些大臣十分的清廉,要让他们捐出千两银子都是问题,所以说不是强迫的,适当的时候皇上可以出来提点两句,而有些人还是知道应该怎么做的。”
南齐朝官员每年的俸禄其实是非常少的,就说现在的梁奕,监察院的右都御史,按照规定每年的俸禄是四百零五两银子,恐怕就是有些人的一顿饭菜,但确实就是这么低,如果只是府上所有的人的日常开销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若是想要做些其他的自然就是问题了。
再例如各部的左右侍郎,从二品大臣每年的俸禄就是三百三十两左右,同样足够府邸里的开支,毕竟府上的人数是有着严格规定的,丫鬟和侍卫均不得超过指定的人数,否则抓住了都是要严惩的,对于他们来说这方面不是必须的,倒不会有人在这个问题上犯错。
当然,这些仅仅是都城官员的俸禄,是根据江陵城来决定的,像是地方上各个府,州,县的官员俸禄又是不一样的。
从二品的知府一年的俸银仅仅只有二百八十两,意味着比同样是从二品的都城官员少了五十两左右。
看似这五十两银子并不多,但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家中一年的开支都不到五十两银子,日子稍微过得好一些的一年花费大概在四、五十两左右,穷一点的一年的开支估计只有十,二十两左右。
南齐朝最普通的官差一年的俸禄大概在二十两左右,过得就比较清贫了,像是正七品的县令就在六十两左右,虽然不多,但日子肯定是稍微要好一些的。
对于朝廷的大臣们来说,其实在乎的根本就不是俸禄,毕竟这点儿银子可能还不够一个月的开支,又怎么可能养活一大家子人。
主要的来源其实就是赏赐。
在南齐朝是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的,那就是朝廷的大臣们都不会出现生活上的窘迫,只要出现这方面的问题朝廷都会来解决的,目的就是防止有些人出现贪墨的情况,不得不说的是有这个规矩之后,贪墨的情况的确是有所减少的,但根本上还是没有杜绝的。
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