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机会,教坊里面的老人,几乎是除了技艺精深的以外,几乎都必须想办法处理掉。
教坊才新成立,严格说起来,大部分的人之前都是太常寺太乐署的“公务员”。
这些以技艺为工作项目的官署,平常不太对外招人,大部分是父传子,母传女,代代相承。
教坊虽然属于太常寺,但是定位太过特殊,不但不算是公务员的一份子,还是地位最为低贱的人,甚至比罪犯也没高多少。
“我们接手了一群年纪大的老人,这些老人有一些技艺,不过身体已经不行了,样貌也没有年轻人那么美丽,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识字。
但是他们长久跟乐器相伴为生,也没有一般人的谋生能力,做一些杂活都做不利落……”
这个官员就这样跟范晶晶开始谈起人口贸易,范晶晶突然发现,她也不需要去找那些私人酒楼了,光是教坊,就能够一百五十七名识字的人,还有三百多名看得懂乐谱,但是不认识字的人,或者是说只懂几个字,但是书写不流利。
而他们所谓的老人,只不过是年纪达到四十五岁的人。
三十岁到四十五岁的女人,他们还有另外的用途,所以并不准备出清,虽然已经徐娘半老,但是这个年纪的女人还能够做一些事情。
范晶晶估计猜测到对方为什么不要这个年纪的女人,这个年纪的女人估计是不能够生育了,这样即使是一些,人家也不愿意收。
大唐人真的是荤腥不忌,只要能生的女人,都能够接受。虽然教坊的女人接受过很多男人,但是这些女人的才艺却是不错的,有些男人娶回家的目的是生孩子,有些却是为了请一个免费的才艺老师,教一些才艺。
人很多,但是范晶晶却没有足够的钱和粮食。她拥有的粮食一直在流通状态,想要一次凑这么多出来,却有些问题。
官员却说道“我不怕??赖帐,只要你分成二十四期给我就可以了,当然,晚些给的,要加一点利息。旬日给一次可以吗?”
一般人根本不可能接受这个条件,要知道,粮食这种东西,不是随时可以生产的,一年才有一次或者两次。
大唐很多关中的田地,还没有办法办到一年两获,还只是一年一获,一年两获是什么概念,其实一般农人还真的不知道。
然而范家庄园却是现在长安接收粮食的中心之一,外地运进来的粮食换成范家作坊生产的工艺品,再次离开,而做仿的工艺品大部分的材料是木头或者是范家作坊的产物,除了铁料之外,几乎不假外求,除了一些精细产品之外,范家庄园的编织,也是赫赫有名,范晶晶给了很多的图样,而范家庄园的妇女们,把这些图样编的出来,有的是竹编,有的是木编,即使做个簸箕,也做得非常的精致,最重要的是他们生产的一批风鼓,风骨倒是没有卖到其他地方去,因为它的体型比较大,运输有点困难如果没有走水运,这些风鼓可能会散架,所以卖的地方大部分都是大运河一带,大运河一带也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地带,这些商人敢带着风鼓回去,就是因为有许多富裕的地主,就在临河一带。
风鼓由支架,风箱、漏斗、粹物出口所组成。主要由木质材料所构成。
主要的功能是筛除谷物中的杂质。
大唐筛除谷物中的杂质的方式,还是以人工扇风的方式,这样的方式比较没有效率。
使用风鼓时,只要将谷物由漏斗上方,倒进斗内,谷物下落,摇动风扇扇风,借风力把下落谷物中的细碎向前吹,细屑由前方的出口处飘出,质重的碎谷向下落,从出口的斜坡掉入,预备好盛放的容器内。
如果没有风鼓,只能够借由人工扇风的方式来做簸扬筛屑的工作。
随着范家庄园的人数不断变多,范晶晶把更多生产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