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省哈密瓜果然独步天下,虽说现在还差些日子才能到哈密瓜大批量成熟的黄金季节,但是塑料大棚的广泛应用早就使得水果蔬菜并不一定要依照季节变化的规律来生长。虽说现在大概也正是哈密瓜最为昂贵的时候,但再贵又能贵到哪去呢?
甜丝丝的哈密瓜让楚扉月和沁月忘记了下午时逢门难入的郁闷,心情重新愉悦了起来。沁月吃的开心了之后,直接将那个水果摊上所有的哈密瓜包圆,叫了一辆箱货拉去了乌市,直接送到自己乐团剧组成员下榻的酒店,当员工福利来派发,让他们一口气吃个过瘾。
至于沁月,则在休息了一晚上之后,拉着楚扉月跑到了下一个摄影地踩风。拍摄了几个场景,中间却没有任何的剧情,楚扉月也大概猜到了沁月正在拍摄的电影到底是一个什么题材——开启崭新摄影时代的第一部虚拟现实型电影,竟然是一部记录祖国大好河山的纪录片,而且还是只有配乐就连解说都没有的探险类纪录片,这大概是谁都想象不到的。
虚拟现实类型的电影也确实不需要这些,因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缘故,当观众将自己的视角依附于某一个人身上时,他也会体会到那个人当时的情感。现在的电影为什么要在剧情正式开始之前交代一大堆的故事背景?不是因为剧组想要彰显自己设定的世界观有多宏大,而是因为想要引起观众的共鸣,让观众的情感能够和电影中的人物产生联动,为剧中人物的悲喜而同悲同喜。
那么如果是直接就能让观众感受到剧中人物的情感呢?如果真的有那样的让情感强制共鸣的技术,那相信电影的拍摄应该会产生很多的变化。
并不是更简单,但也不是更难,而是一种变革。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新电影的拍摄一定会对演员的情感控制有更高的要求。或许在这个时候,本色出演会变成导演选择演员时最首先考虑的因素。
第一个场景是远古森林,第二个场景是黄沙戈壁深处的浩瀚沙漠,沁月选择的第三个场景,是号称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一向以其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闻名于世,是科学探险、考察和生态旅游的胜地。而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形形色色的自然保护区,又是世界屋脊上生态环境最奇特、生物资源最丰富的自然资源宝库,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随着民智的开启,青藏高原也成为了国人眼中最后的净土,是旅者的天堂,是心中有虔诚信仰的人心目中的圣地。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真正去高原旅行的人不是沿着青藏线开汽车就是沿着青藏线蹬自行车,他们追求的只是“我们来过青藏高原了!”的成就感,而不是真正去领略青藏高原上脆弱而美丽的自然风光。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藏羚羊自然保护区,还有喜马拉雅山山脉和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青藏高原风景瑰丽壮美,真要拍下来,恐怕就算是做成四十几集的专题片都不够。沁月现在拍摄的终究还是电影,是准备放到院线或者其他类似的地方供人付费去观看的,必须对时间进行把控,本来就是纪录片罢了,要是再拍成四五个小时那样的憋尿片,那肯定会被所有观看影片的观众吐槽的。
所以沁月只打算在青藏高原上选择几个有着特殊含义的景色来拍摄,比如说藏羚月的跳跃,比如说三江源头清澈的溪流,再比如说巍峨的山峰以及看似近在咫尺的雪线。大自然当中从来不缺瑰丽雄奇的美景,缺少的只是去发现他们的人,以及那些人需要花费在前往这些的地方的路途上的时间。如果有可以让你坐在家里或者电影院里就能身临其境的领略到大自然的壮美景色的机会,那些有心出游却被工作或者生活束缚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的人们显然没有办法呢拒绝这份诱惑。只需要花费几十块钱的门票而已,以天朝人今时今日的购买力,这些钱根本就是九牛一毛,大概连让消费者眨眨眼都不够格。